第一百零三章:守土有责(1/2)
“陛下,您责成内廷宦官,责问熊廷弼,此事是否有些欠妥?”
王象乾手里捧着的茶盏,撒出一些茶水,那惊愕的眼神,看向朱由校,担忧道:“熊廷弼性情直率,喜好独断。
既颁中旨,提高熊廷弼在辽地位,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十问熊廷弼,恐……”
“恐什么?”
朱由校面露笑意,看着王象乾,淡然道:“恐熊廷弼拒奉诏命,上疏请辞?”
王象乾:“……”
事实上,他的确有这种担心。
熊廷弼性情如何,为人怎样,这在大明的官场,都是人尽皆知的存在。
即便天子想恩威并施,敲打熊廷弼一番,好确保辽前局势稳定,可这样的方式,多少有些欠妥当啊。
“放心吧王卿,熊廷弼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
朱由校摆手说道:“若是连这点承受能力,他都没有的话,就不配被朕看重,更不配为大明臣子。
再者言,敲打熊廷弼,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枢密院这几日,也梳理了辽前的案牍,王卿对辽前的局势,多少了解一些了吧?
事实上据朕的推测,目下辽前的局势,只怕要比呈递的奏疏,封存的案牍,所书写的内容更为严峻。”
熊廷弼这个人,在朱由校的眼里,刨去党派这层因素,其个人能力,乃至是眼界,都是极强的。
能讲出辽人不可用。
就代表着熊廷弼,真的觉察到辽东的局势,以及在辽东境内,所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只可惜那时的朝堂,东林党是一心想斗垮齐楚浙党等派,加之一些别的因素,便以此来弹劾熊廷弼下台。
辽东治下的糜烂,从不止是辽东一地所演变的,其背后的底层逻辑,是整个大明朝堂,都想在辽东上谋取政治优势。
人人利己,却不思社稷,这不可谓不是一种悲哀啊。
“臣斗胆问陛下一句。”
王象乾站起身,向朱由校作揖行礼道:“陛下这般笃定,熊廷弼不会一气之下,请辞辽东督师位。
是又做了什么谋划吗?”
作为枢密院枢密使,总揽辽东事,王象乾有责任也有义务,确保辽东的局势,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如果说辽前的局势,出现动荡,那纵使枢密院这边,想谋划一些维稳的部署,只怕也很难履行下来。
“事实上,除了那份中旨外,朕还给熊廷弼一份密诏。”
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王象乾说道:“至于密诏的内容,朕现在不能说,不过王卿可以放心,朕相信熊廷弼能明白朕的苦心。”
王象乾听闻此言,莫名心里松了口气。
自赴京任职后,王象乾通过一些渠道,也了解到新君御极称帝后,在内廷,在朝,所做的种种举动。
不得不说,新君有帝王气。
能在朝局不定的态势下,逐步稳定住朝堂,并强硬的特设枢密院,甚至强硬的回击朝中大臣的反对,这在王象乾看来,是对大明社稷极为有利的。
仅大明当前所遇局势,看似平静的背后,却暗藏汹涌,稍有不慎,就会叫国朝陷入到被动之下。
尤其是在辽东那边。
在国朝层面,特设枢密院,总揽辽东事,这在王象乾的眼里,是极为英明的决断。
“王卿,继续商讨辽东的情况吧。”
朱由校放下茶盏,站起身来,一甩袍袖,在王象乾的注视下,朝悬挂地舆图的方向走去。
王象乾见状,快步跟了上去。
“这些时日,朕一直在思索辽东的大局。”
朱由校伸手指着眼前的地舆图,说道:“从萨尔浒之战算起,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三章:守土有责〗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