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风起辽东(2)(1/2)
王承恩的声音,回荡在这片天地间,然引起的震动,属实是不小啊。
罢熊廷弼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之衔,擢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着督师辽东,于辽前总揽平叛事。
擢贺世贤出任辽东总兵官,于沈阳率部移驻广宁,协助辽东督师熊廷弼,维稳辽西腹地局势。
王承恩所宣读的这份中旨。
提高了熊廷弼在辽东的地位,表明了天子对其的信赖和倚重,打散了先前朝中,抨击熊廷弼的声音。
这给熊廷弼坐镇辽东,夯筑了不少基础。
而潜在的政治意图,则明确强调辽东前线很重要,但辽东后方同样重要,叫贺世贤出任辽东总兵官,移驻广宁,就是叫其整饬辽西武备。
围绕整个辽东的布局,朱由校有足够的耐心,通过特设的枢密院,利用半年的调整周期,叫辽东局势稳定下来。
擢升一批能打仗的虎将悍将。
调离一批能打仗的辽派将门。
干掉一批贪赃枉法的庸才。
通过这样的调整部署,厘清辽东于各地的军队建制,恢复常规的秩序稳定,如此才能确保辽前局势稳定。
一场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叫大明在辽东之地的布局,可谓急躁异常,乱成一团,这也埋下大明惨败的祸根。
“臣…叩谢天恩!”
难掩激动的熊廷弼,在王承恩宣读完中旨以后,行跪拜之礼,以敬谢天恩。
他心里没有想到,克继大统的新君,竟然这般信任他,倚重他,辽东督师之职,都授予他了。
封疆大吏啊!
这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啊。
王承恩将中旨合上,递到熊廷弼的手中,这叫激动的熊廷弼,双手微颤,双手捧着中旨,想站起身来。
“奉上谕,责问辽东督师熊廷弼!”
但静候多时的方正化,看着眼前想起身的熊廷弼,包括身后的一众人,缓步走上前,神情冷然道。
“!!!”
方正化此言一出,叫礼台前的一众人,无不惊疑不已,这是什么情况啊!
前脚擢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着督师辽东。
后脚怎么就责问起来了啊。
以贺世贤、尤世功为首的将校,以陈辅光为首的官员,那心里无不乱想起来。
尤其是身为当事人的熊廷弼,更是愣住了。
“奉上谕,责问辽东督师熊廷弼!”
见熊廷弼没有回话,垂手而立的方正化,神情冷然道。
“臣在~”
略显迟疑的熊廷弼,低首应道。
就当前复杂的辽东局势,除了熊廷弼这样懂军事、晓建虏的人才,适合出镇辽东外,像袁应泰、王化贞、张鹤鸣之流,根本就不配出镇辽东。
大明在辽东的境遇,处在被动的态势下,甚至一直被建虏压着打。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不懂军事的文官,出镇辽东,掌握大权,胡乱指挥所致。
像《三国演义》这一名著,能在建虏八旗的高层受捧,很大程度上,并非建虏靠其学习统兵打仗的本领,实则是从中寻找破解大明文官统兵的灵感。
这说起来还真是够讽刺的。
在辽东重用熊廷弼,这是朱由校的既定方针。
然熊廷弼飞扬跋扈的性情,必须要狠狠打击,不然所谋的诸多部署,根本就落实不到实处。
再者言…身为楚党巨擘的熊廷弼,背后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朱由校不希望因为一些风波,导致自己在辽东的谋划,因熊廷弼的离开被破坏掉。
想要彰显皇权,必须恩威并施!
“熊廷弼,你晓军事,知大义,然赴辽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二章:风起辽东(2)〗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