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兵压境(3/4)
以阎锡山也想出了一个看似聪明的对策,他将自己的晋军所部全部调往了晋南的中条山进行布防,因为排除山西境内各地隘口战略要冲之外,中条山可以说成为了阎锡山唯一的选择。
中条山所在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横向辐射一百七十多公里,纵深达五十公里,中条山,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后世在日军入侵山西之时,中央军与晋军所部也是退守此地的,对于阎锡山的这个选择张学武还真就有些犹豫了,强攻硬打显然不行,因为在双十二事变爆发之后,阎锡山就跳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张、杨二人的叛乱之举,所以公然入晋述诸武力张学武也是出师无名。
张学武所部进入山西名为借路,实际上很多人都以为张学武此刻肯定要趁机大下黑手,之前张学武干净利落的吞并晋军第三十四军之际,很多事后诸葛亮就都预料到了这点,不过让***跌眼镜的是张学武热河军团的三个师中的两个师迅速的通过了山西境内直奔西安而去,从背后给予延安一些形成包围之举,而在鄂尔多斯一线的部队却暂时按兵不动,因为阎锡山的晋军既然已经缩成了一团,张学武也就失去了逐个击破的最佳机会。
不过张学武也清楚,就算其对晋军下手,商震所部、傅作义所部这些都是碰不得的,这些都已经被蒋介石视为己方之军。
整编第一、第二,以及机械化旅和重炮第一、第二旅主力入晋之后,展阳的整编第五师立即抽调一旅精锐,迅速进入山西保卫后勤线,虽然现在晋军如同受气的小老婆一般,但是张学武也害怕阎锡山突然勇敢大胆起来,毕竟现在双十二事变各方的态度还都不算特别的明朗,***人又在蠢蠢欲动,所以只有立即解决事变才是当前的当务之局。
而最为关键的是双十二事变之中的各方无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方谋而后动,扣押蒋介石甚至将其杀死,只能给试图侵华的***制造出难得的良机,因为在中国国内尚无一人具备蒋介石的威望与领袖实力,蒋介石如果死亡,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可能性最大,随着日军的大举进攻,各路军阀联合起来的真正可能性又会有多少?
恐怕届时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的豪言三到六个月灭亡中国也许就不会一句空话,所在在武装营救蒋介石的问题上,张学武还有些顾虑的,不过张学武的顾虑的出发点是怕伤到蒋介石,仅此而已。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张学武个人的私心问题了,因为如果张学良真的在众叛亲离之下灰心丧气决定负荆请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的话,那么之前跟中共方面频繁接触的东北军高层与中下层军官之间存在的矛盾必将全面爆发,而这一切则是张学武想看到的,要直接拉着队伍投中共的少壮激进派杀了稳健派为代表的王以哲,实际上王以哲死得也算是冤死了,在战与和之间王以哲实际上还是站在东北军利益的角度上的,是赞成如果确实能够达成三位一体的战略合作关系,确实可以一战,真正的主和派何柱国跑到了杨虎城公馆,王以哲的冤死让其好友部下反手击毙了这批少壮激进派,这直接导致了东北军与中共之间最后合作可能的断送。
对于张学武来说水至清则无鱼,浑水才好摸鱼,情况越乱似乎就大有可为,张学武准备干最大一票的浑水摸鱼,将陷入混乱的东北军各部先牢牢的掌握入手,反正现在张学良也是恨死了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多说无益的,将东北军握在自己手中也可以加大自己的一份筹码,毕竟只有自己够分量,蒋介石才不会贸然动自己,否则双十二事变之后自己恐怕也要迎来自己的第一次重大危机了。
山西运城作为张学武前沿指挥部的落脚点,运城距离西安的距离已经让整个西安微微缓和了一点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宋子文急忙通过何应钦与张学武取得了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旌旗】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兵压境〗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7/127796/193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