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兵压境(2/4)
他的***立场,其“态度之坚决,立场之顽固、活动之频繁、影响之巨大。
就在各方人士围绕着双十二事变和平解决进行不懈努力之际,中共方面也考虑到了由于外界中央军各部的逼近和军事压力,在加上热河军团张学武的竭力反对,以及阎锡山的又一次反水背叛,所以东北军内部和第十七路军内部已经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周、毛联名发电给张学良,鉴于蒋介石任然再世,各方的观望气氛非常浓厚,应以坚持到底的决心迅速集结部队,提高士气发动群众,“要干到底胆大些!”红军各部与第十七路军立即向东北军靠拢,三位一体集中兵力,首先歼灭来犯之中央军一部,振作军心士气。
不过中央军各部摆出的咄咄逼人的阵势确实也让中共方面十分担忧,尤其是阎锡山的退出,让热河军团张学武所部有可能实现借到四面包围西安之态势,胡宗南、曾万钟、毛炳文、关征麟、李仙洲等各部皆以进入战略位置,一旦对西安的合围完成战略部署,那么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红军就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地步。
十分关键的是苏联方面已经非常明确的表示不支持张、杨二人的行动,认为这是对中国抗战整体形势的一种极大的破坏,没有了苏联方面的支持,阎锡山的推出,张学武旗帜鲜明的反对,就让所谓的西北大联合腹死胎中了。
可以说苏联方面的援助是张学良与杨虎城最大的筹码,现在这个筹码等于是空中画饼了,这怎么能不让张学良心急如焚,除了发电怒骂张学武忘恩负义之外,张学良发觉自己确实以无任何可为之能?苏联方面的援助与张学武的热河军团实际上是张学良的两个筹码,结果现在皆以成空不说,张学武还在积极准备经山西进攻西安,有消息说阎锡山面对热河军团的大兵压境,已经准备了五百节车皮与五十台机车头,热河军团的主力随时都有经过大同南进西安的可能,而其的另外一路也可能从鄂尔多斯进入山西。
张学武自然知道历史上的双十二事变中的各方平衡和态度的转变是十分微妙的,比如现在红军还在做战略集中,准备与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一同对中央军作战,但是等月底的时候,中共方面的态度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参与所有的军事行动,红军部队中央政府军采取一切的军事行动,这样的话,那么东北军与第十七路军的所谓三位一体战略也会最终破产。
而且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剩下的那点部队根本就不够看,主力还是东北军,而一旦红军停止了之前承诺的三位一体战略,那么张学良答应其送往延安的三万支步枪和二百挺轻重机枪以及弹药也必然告吹,张学良会感觉到放佛自己被全世界出卖了一般。
阎锡山的最终决定还是要给张学武所部让路,但是让路也要有让路的技巧,晋军在1931年6月晋军依中央军番号重新排列,第三十二军军长商震、第三十三军军长徐永昌、第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在此之外阎锡山深感张学武所部的威胁,后来又编了一个护路军,以孙楚为军长,另外组建了一个等于师级的骑兵队,以赵承绶为司令,为了不刺激南京方面的敏感神经,并将原晋军炮兵旅改为炮兵队,任命周玳为司令,另外晋军司令部还组建了五个独立旅。
不过第三十三军已经归阎锡山直属,徐永昌早已交付军权赴南京军政部领命,而杨爱源的第三十四军早就已经元气大伤,即便在阎锡山的全力恢复之下,第三十四军只能勉强算是齐装满员而已,至于战斗力方面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而商震的第三十二军现在与南京中央政府走得十分得近,名义上从前归晋军序列,但是实际上却听从南京军政部管辖,以至于傅作义阎锡山更是毫无任何办法,但是当面军政部调热河军团前往陕西平乱,面对虎视眈眈的张学武,这个路是阎锡山还是必须得借,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旌旗】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兵压境〗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7/127796/19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