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饶老说史(2/3)
伊斯兰教大国。
因此,到十五世纪前期,伊斯兰教因获得明朝政府的支持,已经在东南亚占据相当的势力地盘,与印度教、佛教、泛灵教四足鼎立。
原本是和平共处的局面,却因为一个国家的肆意扩张遭到改变,那就是印尼的满者伯夷国。
满者伯夷在今泗水西南,从1293年至1500年,满者伯夷王国曾统治马来半岛南部、婆罗洲、苏门答腊和巴厘岛。
满者伯夷王朝的统治时期可以说是印尼史上的文治武功的极盛的黄金时代。《元史》称之为麻喏巴歇,《明史》称之为满者伯夷。
满者伯夷的兴起,与元军入侵爪哇有着密切的关系。
1292年,即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史弼、亦黑迷失、高兴率领一千艘战舰组成的海军,携带一年军粮从福建泉州渡海,登陆爪哇,和克塔拉亚萨联合攻打贾亚卡特望,灭信诃沙里国(印尼苏南的国家)。
拉登甲亮随后反戈,打退元军,统一爪哇,建立了满者伯夷。
到十四世纪末期,十五世纪初,满者伯夷王朝发展到最高峰。
以爪哇岛的政治、经济为中心的统一政权的封建国家已形成,并为以后的印尼奠定了基础,成为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和当时东南亚的海上大帝国。
满者伯夷信奉印度教和佛教,他的强大,引发周边各国的心惊胆颤,其中与明朝关系密切的满剌加。
时任马六甲国王的拜里米苏拉,借助伊斯兰教徒的帮助——源源不断的穆斯林圣战者(来自印度、中国、波斯阿富汗乃至阿拉伯),在与暹罗和满者伯夷的战争中,逐渐占了上风,并最终将满者伯夷国,拖至衰落。
随后,印尼马来亚的小国,就一个个变成伊斯兰教苏丹国,包括万丹苏丹国、井里汶苏丹国、日惹苏丹国、马塔兰苏丹国等等。
之所以这么选择,是有理由的——改宗伊斯兰教明显的好处就是不用再受暹罗和满者伯夷的欺压掠夺。
最终,1527年,佛教/印度教国家满者伯夷,最终被一系列伊斯兰苏丹国联合消灭,印尼、马来亚最终完成了伊斯兰化。
满者伯夷的覆灭,意味着东南亚佛教、印度教灾难的开始!
极具排他性的伊斯兰教义,在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开始统治,他们禁毁佛教印度教卷宗,勒令僧侣改宗、驱散信徒集会、捣毁寺庙禅林。
最终,印尼、马来亚等地的佛教,遭遇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
灵智会,就是诞生在这种环境中。
最早的灵智会,成立于1543年,由印尼、马来亚等地的十八位禅林长老发起,并担任第一届执事,他们负责保管各地禅林收集上来的各种卷宗、真经以及禅林宝物,以图复兴。
从1549年到1590年的四十年间,灵智会还是很活跃的,他们一共派出十一波使者,出使明朝,寄希望于明朝宗主出面,留东南亚禅林一条生路。
十一路使者,或遭遇风暴船只沉没,或遭遇截杀死于外海,最终只有五路抵达羊城。
这五路出使的使者都是东南亚的僧侣大德,他们前往宗主国明朝申诉,希望明君主管管,可惜,此时明代海禁政策严苛,前后几个帝王,对自家事情都不远管理,哪顾得上遥远的东南亚“屁事”?
而且,此时的明朝,道教当道,对佛教被灭,他们乐观其成,因此,五路使者只有1588年(万历十六年)的一拨,见到当时的内阁首辅大臣申时行。
《明史》记载了这次会面。
申时行八面玲珑,他当上首辅之后,没干别的事情,净忙活着和稀泥,这种首辅大臣,哪能就这种跨域的事情做出决策?
灵智会的长老们,最终都失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相宝】最新更新章节〖第742章 饶老说史〗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03/103493/74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