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1/2)

三月二十九日,张名振、张煌言率水师六百余艘战船再入长江,顺风溯流而上,过京口(镇江境内),直抵仪真,在仪真城外江中焚毁满清盐船数百艘。(网) | . 消息传到江宁,清江南总督马国柱急忙调兵遣将,对深入长江的明朝海师进行拦击。张名振等人在仪真停留的时间很短就返航东下,撤回崇明一带的沙屿稗沙、平洋等处,此次入江是为二入长江之役。

五月十安之一直同钱谦益有书信往来,姚志卓更是亲自从贵州带回永历朝廷和秦王孙可望的大批文书。正是因为钱谦虚益和姚志卓的支持,张名振和张煌言才能够畅通无阻的三入长江全身而还。

对于钱谦益所筹划的联络东西、会师长江的方案,张煌言是打内心深处极力赞同的,早在永历三年(伪清顺治六年),钱谦益就给门生时任就历朝廷留守桂林大学士瞿式耜的密信中就提出中兴之基业,关键就是顺江而下夺取江南,将南都控制在手。

二入长江张煌言秘密去见钱谦益时,钱便将用兵比作为弈棋,他对张煌言说道:“人之当局如弈棋然,楸枰小技,可以喻大。在今日有全着,有要着,有急着,善弈者视势之所急而善救之。今之急着,即要着也;今之要着,即全着也。夫天下要害必争之地,不过数四,中原根本自在江南.长、淮、汴京,莫非都会,则宣移楚南诸勋重兵全力以恢荆、襄,上扼汉沔,下撼武昌,大江以南在吾指顾之间。江南既定,财赋渐充,根本已固,然后移荆、汴之锋扫清河朔.高皇帝定鼎金陵,大兵北指,庚申帝遁归漠北,此已事之成效也。”

又说:“王师亟先北下洞庭,别无反顾支缀.但得一入长江,将处处必多响集,……我得以完固根本,养精蓄锐,恢楚恢江,克复京阙,天心既转,人谋允臧。”

这个以收复长江中下游为重点的战略方针,钱谦益称之为“楸枰三局”。

李定国在衡阳斩杀清敬谨亲王尼堪,大败这支由北京南下的满洲八旗精锐后,钱谦益一下就看到将“楸枰三局”实现的际遇。虽然被李定国重创的这支满八旗精锐在其后由贝勒屯齐统率,在周家铺战役中击败了南明秦王孙可望的军队,但清军伤亡也相当大,士气不高急于回京休整,此时清军在湖广以下江防兵力非常单薄,钱谦益、姚志卓认为明军应当把握时机,当即就和孙可望和张名振等人提出实施长江战役的计划。

接到钱谦益的秘信后,张名振、张煌言率部全力以赴开始攻入长江,并且持续三次攻入长江,结果却因为湖南战事变化,孙可望犹豫之下错失这次东西合进夺取江南的大好时机。

一入长江,二入长江,三入长江,每次入江都代表一个收复江南的良机,可每一个良机却都被浪费,这令张煌言十分惆怅,也十分苦恼,但他却从不怨他人,只恨自家兵马实力不足,难以重创江南清军,进而吸引或牵制湖南清军,使得秦王孙可望能够腾出手来着手沿江东进。

听到舟山被清军再次袭击的消息后,张煌言便如坐针毡,一刻也不愿多在厦门停留,待郑成功派甘辉、陈六出海后,他便马上跟舟返回舟山。

虽然在船上时早已对舟山军民的结局有过猜想,但真正看到眼中时,张煌言仍是难以自制。他握紧双拳,青筋突起,盯着还有黑烟燃起的舟山城十数秒后,忽然掩面而泣。

张煌言的失声痛哭令得左右随从都是戚戚一片,从船上下来的甘辉和陈六也是悲自心来,十分的不好受。

哭了片刻,张煌言止住泣声,以袖拭脸,稍正情绪后问岛上来迎的校官:“候爷在哪?”他口中的候爷指的是被鲁王监国时所册封的定西候张名振。

那校官闻言,面有戚色,前苦说道:“候爷在城中。”

“在城中?”

张煌言刚想开口问张名振这时不去部署舟山防御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汉儿不为奴】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97/9706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