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秘书班底(2/2)

孟:“老兄,这些粗活还是让老弟干吧。”孟却:“这是我的专利,不过你可以分享一点。”随后,这些活儿就由他们二人共同承担了。

后来,天然才发现,孟之所以如此低调、勤快,是因为他写材料实在是不行,可能有点自卑感。他写出的字,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乱”,根本拼不成块儿。

虽然孟在科里是最勤快、最听话的人,但在众人的心目中,他的地位是最低的。这里毕竟是玩材料的地方,你不会耍笔头子,当然是站不住脚的。

天然就想,凡勋的父母将儿子送到市委办公室,肯定是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日后能出人头地。不过在天然看来,这孟绝对是选对行、进错门了。他实在不是写材料的料儿,在他的内心深处,也肯定是极为痛苦的。

有时候,吴天然就在想,单凭眼下一秘科这杨怀中、潘忠诚、李冰雪、贾东东、孟凡勋这五个人,要出精品、打硬仗,还真是有点悬。不过,他自己毕竟是刚到一秘科,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吴天然是个有心人,经过他的揣摩与分析,找到了撰写公、特别是领导讲话稿的规律——四条真经。

第一条是要做好三个结合:上级的精神、基层的情况、领导的意图。这样写不会跑题,保证一稿的通过率。特别是领导的意图一定要揣摩透,因为材料写得好与差,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是看领导是否满意。

第二条是要做到三看:一看是谁来讲,二看是在什么场合讲,三看讲话的对象是谁。这样考虑能保证稿的针对性,比如书记和市长的讲话特点就不一样。前者讲的大多是谈形势、提要求、教方法。后者则主要是安排工作、砸实任务,突出抓落实。场合不同,讲话风格自然也不同。比如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报告要求就是相差很大的。到对象,也不难理解。比如对村支书的讲话和对科局长们的讲话,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领导,那讲话的方式和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条是要突出辩证法,这能显示领导的思想水平。谈实的不忘虚的,近的不能忘远的,总结成绩不能忘记查摆问题。

第四条讲话稿原则上要归纳出三点意见,这能显示领导的逻辑水平。这三点意见,放之四海而皆准。或者是增强信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了,或者是回顾与总结、形势与任务、希望与要求了,或者是成绩、做法与了等等,等等。天然研究了一番,感觉三点就是好,就是妙。两点太少,四点又太多。

有上述这四条心得,很短时间,天然就成了材料方面的行家里手。

就连自视甚高的副科长潘忠诚也认为,吴天然上路很快,是一棵好苗子。

&;/&;
本章已完成!请记住【官鼎】最新更新章节〖第276章 秘书班底〗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94/94799/27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