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3)
个住一块儿,晚上必须有个人值更。”义父边走边说。
“哦!”我和邵俊不再说话,都从符的名称里体会出了一份恐怖的味道。
到了刘军家,发现请的唢呐班子的几个人已经到了,正围着院里的一张八仙桌在往外掏唢呐什么的。
义父转身找刘军商量事情去了,我和邵俊就找来板凳坐在院子里闲聊。
“杰哥,你看那个女的,长得不错啊!”
我顺着邵俊指的方向看去,见他说的是个唢呐班里的女子,二十岁左右,肤色白皙,眼睛弯弯的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桃花眼,跟你配她怎么穿一套红衣服啊?”我看着她的衣服觉得很别扭,毕竟是丧事,穿这么艳丽,又是红色,怎么都觉得不合时宜。
“人家可能是辟邪才这么穿的呢!谁也没规定不准穿红衣服啊!”邵俊还挺会替她辩解。
“你可知道,忌讳在丧事上穿红并不是为了死者,恰恰是怕穿红者被冲撞到。”
邵俊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足为信。
这时,那女子发现了我们俩在看她,就对着我们莞尔一笑。
“我的妈,要了我的命了!我最受不了漂亮女人这么对着我笑。”邵俊假装直打冷颤,气得我朝他胸前捅了一拳。
吃过晚饭,问事的老人就带着刘军、刘军亲戚、唢呐队等等一大帮人走出家门,到一个十字路口,开始了给鬼魂送盘缠的仪式。
这种仪式估计沿用了好几千年了,就是在下葬的前一天晚上,给死人烧纸扎的房子、马车等等,后来又加上了电视、汽车之类的。当然,冥币和纸元宝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风俗,据说是从遥远的古代开始的。话说那时一个死去几日的人突然复活,然后就讲述了魂魄赶往冥府时的经历,在他的叙说中,魂魄想要顺利通过进入冥府的种种关卡就必须打点,否则,就极有可能被拖延,做孤魂野鬼。而他所说的打点,就是给鬼差送钱。后来,世人就依据他所描述的冥界钱币的形状,造出了专供烧给死人的纸币。
这只是传说,具体来由已无从考证,但世间没有毫无根据的风俗,既然千百年来都在如此去做,就一定有它的道理。而如今有种说法,说是古代一个经营纸行的老板,为了私利,杜撰出了烧纸钱送鬼用的故事,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不靠谱。
仪式开始了,问事的让刘军等一帮身穿孝服的人在十字路口面朝北跪下,然后他拿着一根木棍,在十字路口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圈,让帮忙的把纸扎的马车、马夫、冥币和元宝等等放进了圆圈内。然后就让刘军的表弟媳妇(按说该刘军媳妇,因为死了嘛!)拿着缝衣服的针,分别在纸马的耳朵和马夫的耳朵上各扎一针,说是开了阴耳,有了听觉了,就会听从魂魄的指挥了。
然后又拿出剪子,分别在马腿和马夫腿上剪一下,寓意这就可以上路了。
接着就开始点火,把马车、马和马夫一把火给烧了,烧的时候,问事的就指挥人按他指的方位,在圆圈之外的正北方向,每隔一米就点一堆烧纸,一共点六堆。
问事的人这时就要表演嘴皮子功夫了,说什么一送无常二鬼,二送勾魂阴差,三送桥头阿婆黄泉路上勿疾行,奈何桥头莫思乡,他朝轮回再入册,莫做苦命若人郎。
这些个如歌谣般的送鬼歌,有些是问事人自编的,但更多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其中的主题,就是劝鬼魂若再有机会选择,就不要托生为人来受苦了。
送完盘缠,就都回去了。到了院里,几个人坐在一起又商量了一会儿明日下葬的一些事情,时间就几乎到了夜里十一点。
“不早了,都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义父说着就站了起来。
于是就都起身,各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谈妖说鬼】最新更新章节〖第十章〗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81/81346/12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