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变革之难(1/2)

纵观中国历史,不管是魏国的李悝变法,还是楚国的吴起变法,再或者齐国邹忌的改革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及秦国的商鞅变法,外加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和清朝的戊戌变法。

万变不离其中。

无非从经济和吏制两方面入手。

经济,主要体现在土地上面,利用土地,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巩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同时提高国家税收。

吏制,主要体现在惩戒贪官,精减裁汰无能、无用、不急之官,提拔有能力、有用、对皇帝衷心等官吏一方面。

经济和吏制的改革,往往会触及保守一派的利益,许多变法变革,就是因为保守派利益受到了侵犯,发起反击,继而化作了无用的流水,最终使得变法变革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因为保守派的反击,起到了适得其反的反作用,令无数民众怨声载道。

作为穿越者。

董天成知道保守派反扑的力度,也晓得这些保守派,会坏了变革变法的事情,故提前打了预防针,也针对性的做了一些防御措施,六扇门就是董天成保证变法变革成功的最强力武器。

其次。

官家赵琪的信任,也是董天成有信心搞成功本次变革的一个理由。

当然。

这里面。

也有董天成没有料到的地方。

也不知道是不是王安石变法遗留后遗症的缘故,在变法变革消息被故意泄露后,民众对于本次变革变法的反对态度,异常的强烈。

如此强烈的反对,要是没有幕后推手,打死董天成也不相信。

可就是这样。

赵琪在董天成的撺掇下,还是于次日朝堂,正式宣布了变法变革事情。

赵琪与内阁商量后决定,为了提高大宋国力,减轻人民的负担,进行三项改革:

第一项改革。

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所有的士绅,不管是秀才,还是举人,再或者进士,都一律有义务的服劳役和纳捐税款。

也就是说,本次变法变革,取消了士绅以往的特权。

要知道。

之前士绅们,是不需要服劳役,要是不需要纳捐税款的,他们的劳役和税款,全都平摊到了那些没有功名的穷苦百姓的身上。

如此。

自然加重了一干穷苦百姓的负担。

历朝历代,的事例,太多了,也有一些朝代,由于,继而落了个朝代灭亡的下场。

这件事,董天成与赵琪说过,正因为说过这件事的危害,所以赵琪才异常的赞同和支持董天成变革。

第二项改革。

是火耗归公,所谓的火耗是一种附加费。

各州县政府借口民间缴的税赋零碎银两多,要化零为整,才方便上解。

因为炼银有损耗,所以要加征火耗费。

实际征加时间,加征了20%到30%的火耗费,其实真正的损耗,通常在1%到2%之间,通常不超过2%的。

但贪官污吏们,出于某些缘故,将火耗费增加到20%~30%,这多出来的收入,成为供应地方经费开支,尤其是弥补官俸不足的重要来源。

地方官吏征收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老百姓,却不堪重负,怨恨极大,十几次的民反事件,就是因为火耗这件事。

此次下令火耗提解归公,即全部上缴中央,以增加国库的库银。

历史上。

真正提出火耗归公的,是清朝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登基之初,国库存银只有一百万两,十四年后,乾隆皇帝登基时,国库存银超过三千万两。

十四年的时间,国库存银翻了三十倍,火耗归公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我成了反派】最新更新章节〖第288章变革之难〗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61/6134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