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御驾亲征(一)(1/2)

董天成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

可有人还是不甘心,在董天成说完后,故意不死心的追问了一句,“董将军,陛下御驾亲征,可不是小事,这途中可不能出半点岔子啊,再说击败北元大军之后,又该如何?镇南王还不是反叛?”

董天成朝着问话的官员,认真的讲解了起来,他这番言语,与其说给这个问话官员听得,倒不如说是说给在场一干人等听得,包括坐在龙椅上面的大宋新君赵琪在内。

“官家御驾亲征,击败北元大军,名声以显。那个时候,就算镇南王反叛,也寻不到名头。我们携战胜北元大军之余威,还惧镇南王区区二十几万乌合之众?”

一干朝臣。

在心里默默的认同了一番。

御驾亲征,击败进犯的北元大军,解襄阳城危机的赵琪,尽得天下民心,已经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镇南王起兵反叛,根本在赵琪身上寻不到任何起兵的借口。

寻不到有利的借口,镇南王起兵,便是反叛。

那时,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响应赵都的起兵反叛,纵然成了赵都的手下,也会想方设法逃离的。

没有人乐意一辈子背个叛军的骂名,否则及时雨宋江不会想着招安。

跟赵都不一样,击溃进犯北元大军,名声尽显的赵琪,却是要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人响应他的。

此消彼长之下。

反叛的赵都,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战胜北元大军,携大胜之威的赵琪,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胆气,跟叛军首领镇南王赵都搬腕子。

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镇南王的叛军,就会被赵琪给击溃。

这也是董天成提出的安内必先攘外的道理,他跟攘外必先安内是同一个道理,都是先紧着一方面来。

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与,一个是对外,一个是对内。对内,给人一种窝里横的感觉。对外,则会体现一种民族大义,亦也可以收获很好的名声。

大宋王朝多少年,没有出过敢于御驾亲征的皇帝了,不管赵琪最终的行程如何,能不能亲临襄阳城前线,只要他喊出御驾亲征的名义,便站在了大义的制高点,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战场无情,刀剑无眼,陛下亲临战场,万一……。”有官员担心赵琪的龙体安危。

当然。

担心是假。

借故劝阻赵琪御驾亲征才是真。

御驾亲征,可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有太多的顾忌在其中了。

“战场无情,刀剑无眼,但只要陛下喊出御驾亲征的口号,亲身前往襄阳城走一趟,名声便站在了官家这一头,那个时候,镇南王赵都如想反叛,必定会先惦念一番,陛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最高明的手法。”董天成淡淡道。

赵琪终归是个新登基的皇帝,有股子热血,想要做一番之前皇帝没有做到的大事情,继而名传千古。

想必如果的缘故,便在董天成说完他必须御驾亲征的理由后,也没有给台下朝臣反对的机会,径直大手一挥,为他御驾亲征的事情,定下了调调,“既然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朝政暂时由贾相和户部尚书张旭龙料理,其余内阁大臣,三日后,随朕御驾亲征,汝等无事,就此离去吧。”

“臣等告退。”赵琪逐客令之下,一干大臣,缓缓退却。

望着大臣们远去的背影,赵琪陷入了沉思。

今天的事,他收获颇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我成了反派】最新更新章节〖第257御驾亲征(一)〗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61/6134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