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轴心的进攻(4)(2/3)
越来越趋于恶化的局势:
南美盟军主力是美国6军第五集团军,原一共拥有11个师级单位(部分师不满员),2o多万人,后又增加了3个师级单位,总人数将近27万,是美军编制规模最大的集团军,战斗力也算屈一指。
珍珠港事变后,美国6军一直全扩充,到目前为止一共已正式编练成近8o个师(不含国民警卫队师),另外还有2o多个师在编练。8o个师中包括14个装甲师、2个骑兵师(其实也是装甲师),而光第五集团军就拥有14个师级单位,其中包括大红1师、骑兵1师、装甲3师等老牌劲旅,也包括装甲12师等新成军部队。
当初除小罗斯福集群突前的2万人外,其余大体分布如下:厄瓜多尔2万余,哥伦比亚加委内瑞拉近4万,法属、荷属、英属圭亚那合计近2万(另有三国盟军总计8ooo余人),萨尔瓦多是美军主力,拥有11万多官兵,累西腓地区有5万余人。加上各盟军的部队,南美战区地面部队总兵力已突破3o万。
但这个兵力优势并未转化为战场优势。
在德军突袭萨尔瓦多后,第一支崩溃的部队就是巴西师,败军不但冲散了美军的阵脚,还把恐慌气氛渲染到了极致,然后克拉克指挥一部分丢掉重装备的部队撤退,并要求小罗斯福集群快靠拢。
在巴顿抵达萨尔瓦多前,该地美军变成9万多人,另有近2万部队正从萨尔瓦多向累西腓撤退。巴顿一接受集团军指挥职务后,立即让各部稳住阵脚,并还和克拉克吵了一架——后者坚持快撤退,认为固守、反击都没有意义,巴顿则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
马歇尔和参联会大部分人赞同巴顿的意见——萨尔瓦多美军好歹将近1o万,德军还不到1万,为什么不进攻反而选择撤退?命令一下达后,克拉克怏怏不快地把全部指挥权交给巴顿,自己带着一部分分飞往了累西腓。
但这种稍纵即逝的战机很快就变成了泡影:战场嗅觉敏锐的隆美尔紧接着往萨尔瓦多投放了1个步兵师、2个6战旅、1个重装甲营和1个空军联队3万余人,同时命令绍肯不顾一切起猛攻。
增兵防止了萨尔瓦多被美军夺回,绍肯的进攻则加剧了南翼美军的恐慌。
4天后战局急转直下,随着小罗斯福集群被歼灭及巴顿反击萨尔瓦多失败,第五集团军的处境变得非常不妙。
连日与隆美尔所部激战的第5集团军总数下降到只有8万出头(还包括小罗斯福派遣掩护海军的3个营加海军休伊特的4ooo余人),在多名师长联合请求下,巴顿终于下达了撤退命令。
为防德军大肆追击,巴顿将后撤部队分成3波,依次滚动撤退,海军集群、跳伞后被营救的6航官兵都跟着集团军司令部走,3个罗斯福集群步兵营成了司令部唯一的直属部队。
但隆美尔偏偏粘住不放,以猛烈的短促突击打得美军后卫部队苦不堪言,仿佛一条凶猛的鬣狗,没能力扼杀整头大象,但却一次次利用自己的灵活和凶猛扑到对方身上撕咬下肉来,直到对方遍体鳞伤、伤痕累累。
巴顿不止一次包围过隆美尔突前的装甲部队,但只包围没用,美军装甲部队根本啃不动以虎2为核心的重装甲营矛头,一旦时间拖长,德军后续部队和庞大的攻击机群马上会飞扑过来支援,包围圈里的德军战斗群非常坦然自若,似乎对包围极有经验,美军崩坏了牙齿也难以下咽,只能悻悻然放弃。
隆美尔吃准了巴顿兵无战心的特点而靠这种手段加以掩杀——我就是喜欢你看我不爽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巴顿现在也看出来了,之所以第五集团军这几个师长要求一起抱团撤退,根本不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实力,而是谁都害怕被单独留下来断后!——那意味着全师覆灭。一个师长如果部队打光了而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铁十字】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四章 轴心的进攻(4)〗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43/43424/102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