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节 对比(2/4)
格,这就是与整个商会为敌。
每天,都有大量百姓把各种货物卖给节度使府。从粮米到山货,从海产到布匹,种类繁杂。为了应对数量众多的安州百姓,杨天鸿下令在节度使府外面专门开辟了一个新的集市,所有价格参照以往数字,统统五倍交易。这种做法,让范勤周等商人看了不由得摇头冷笑————你杨天鸿究竟有多少银钱,居然对整个安州所有百姓手中的粮米货物高价收购?难道,你节度使府里真的有金山银海不成?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超出了范勤周等商人的想象。
节度使府收购粮米货物的行为丝毫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半个月前,一支满载货物的船队在蔡县码头登陆。足足四十多艘大船,卸下了数量惊人的各种货物,又把节度使府连日来储备的粮米商货装船运走。
范勤周预想中的百姓作乱没有发生,安州城一片平静。杨天鸿似乎对于商会罢市可能引发的潜在危险早有预料,节度使府派出了数十支商队,前往安州治下的各个县市,一来高价收取商货,而来卖出海运货物安定民情。总之,突然之间提升五倍的交易价格,对安州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商会在上个星期聚集众人商议。争论很是激烈,商人们分为两派。一派产生了退意,想要与节度使府何谈,老老实实按照新的交易法令行事。另外一派以范勤周为主,坚决不容退缩,声称要与节度使府死扛到底。否则,已经吞进肚子里的肉,还会被杨天鸿剖腹挖心,一点不剩全部拿走。
话虽如此,表面上的工作还是不能少。会议之后,范勤周和众位商人一同前往节度使府,想要面见杨天鸿。范勤周等商人的想法很简单:做官千里只为求财,安州地处偏僻。来到这种地方担任节度使,想必也是为了在任期之内大捞一把。与其让杨天鸿这种不懂市场规律的人胡乱为之,不如大家合力凑钱,把他的口袋装满。只要节度使大人站在自己这边,安州财富还不是和从前一样,任由商人们人予取予夺?
想法终究只是想法。范勤周很意外,商人们连节度使府的大门都进不去。守门的杨府家将态度明确:我家侯爷专门为此事吩咐过,若是商会人等老老实实按照新交易规则行事,那么一切生意照旧,也断然不会为难诸位。可若是为了别的事情前来,那么侯爷很忙,没工夫召见各位。
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第二天,节度使府再次发布新的法令:安州治下所有县市各种商货交易价格继续上调。以原先基础十倍为准。
原本五文铜钱就能买到的一石粮米,现在需要足足五十文钱。
这变化完全出乎意料,彻底打乱了商人们的阵脚。范勤周被气得七窍生烟,原本就空无一人的集市,彻底变成了一片死寂。不过,事情也分两面。安州百姓把大量货物卖给节度使府,从中得到好处,兴高采烈的同时。商会也彻底消除了反对的声音。原本纷争的两派变得意见统一,那就是拒绝接受十倍上调的商货交易价格。与节度使府对抗到底。
蔡县于安州之间,正在整修道路。据说,杨天鸿调集了大量民夫,道路修造速度极快。那边的码头已经初具规模,来自楚国内地的船队已经形成规律,每半个月来回一次。虽说都是内河船只。载重量不大,却胜在数量众多,四、五十艘大船一次运来的货物,倒也勉强能够保证安州城内正常供应。
范勤周脑子里一直盘旋着两个疑问。
第一,杨天鸿究竟从哪里来的如此之多银两?
第二。那支来自楚国内地的船队,就是属于哪个商人家族?要知道,船只这种东西即便是齐国也数量不多。海边渔民通常使用舢板,若是没有雄厚财力,断然不能建造如此大船。
钱财的魅力,在于增值。手中空有大把银钱白白存着,只能是发霉。这道理商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冲天斗神】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零三节 对比〗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38/38358/20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