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人投靠,科举祭天(2/4)
文气和气运并举。
真有才华者,以文名第一,便可越过气运限制,强行取中。
这样少数的气运亏空,朝廷也能供得上,不至于影响整个体制的气运流转。
气运强盛者,可以反哺体制,更关键是,他们未来的路途,大概率要比气运薄弱者走得顺畅,走得更远。
从一个朝廷,一个体制的长远角度看,加入气运筛选一关,是非常合理的,科举始终是一个限额的选拔性考试。
前两级考试在周柏回归后,已经由地方陆续完成,全国三郡十八县一特区,共取中五百五十名童生,一百名秀才。
这个录取人数相较于大旭,曾经给予三郡的名额,是偏多的,算是周柏给愿意入仕读书人的恩典。
在乱世,政局不稳的情况下,很多家族都不愿意子弟出仕,免得等另一个统治者上台,牵连家族。
眼下愿意参与安北国科举的,心里肯定是认同周柏这个君主,他们相信安北国的未来。
所以即使增加名额,气运支出会大增,周柏也愿意多录取一些志同道合之人。
本来就是一切从简,说一声恩科也不为过,按道理三级考试怎么也不会在一个月内考完。
二月二日,本次科举的最后一级举人试,于国都安都城举办,由礼部尚书印慕亲自担任主考。
一百名新秀才参加举人试,另有一百二十三名前朝秀才也获得考试资格,总计二百二十三人参考。
这次举人试,诗词分数占比下调,策论和道经占据最大比重。
策论考实务治国,道经则侧重于入道修炼方面。
如今在周柏的气运控制下,哪怕中枢重臣也能再度重启修行,更何况这些预备役官员。
在未称王之前,进士一级的考试不会设立,是以举人名位便要开启道途。
这些新科举人,就将是未来周柏建立运朝的根基,他们是先驱,第一批修士官员。
根据考试题目的题量和难度,连带着九天六夜的考试时间,也被缩减至三天。
二月五日,安都城新扩建的贡院中,二百二十三名秀才正在紧锣密鼓的埋头作答。
今天是最后一场,也是相对来说最难的一场,道经科。
很多秀才一看题就都有些懵了,前面策论务实也就算了,这是国君自上而下带起的风气。
可现在道经科的题目,也是一派务实风,不考晦涩偏僻的经义解读,而重点考察修行常识,以及如何入道凝法的基本功。
贡院中心,一座摘星高楼上,可以非常清晰地洞察所有考生的一举一动。
这就是仿照神京贡院设置的明远楼,一般由法力强横的高阶道官坐镇,如有突发情况,可以随意操控法阵应对。
贡院中的考生乃至考官们,都只以为明远楼上是黎元或者枯春散人。
但实际上,除开阴神境的枯春散人外,还有周柏及另外两位陌生真人。
“周兄,自我等那一届之后,再也没有见到此等文化荟萃的景象了。”
“是啊,这些士子半数都有红气文章,写出金气的也不少见。”
两名陌生真人在周柏面前,轻松写意,互相搭话非常自然。
而真正的明远楼监察道官枯春,却是谨小慎微,并不敢在周柏面前过于放肆。
当然,枯春散人心中也有暗自腹诽的,认为这两人此时来加入安北国,颇有见风使舵之嫌。
哪里能和他这位元老比,对国君忠心耿耿,为国事尽心竭力。
想到这里,枯春立时挤出笑脸,对周柏作道喜状:“此次恩科,您必然能收下一批大才,前两场这些考生表现出的文才、气运,哪怕比之定州以往的乡试也不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我有一本气运天书】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人投靠,科举祭天〗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87/287325/25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