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光武中兴,征召结束(2/4)

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光武十年五月,他下令举国北伐。

忍耐十年,必然要一朝就竟全功,驱除鞑虏,光复大炎全境。

五月五日,娄晋鹏率前锋五万大军渡江成功,鞑靼沿岸防线早已被探知实情,一击即溃。

五月七日,前锋狂飙突进,攻取北岸所有渡口,周柏率中军十五万安然过江。

五月中旬,鞑靼长江驻防将军似是终于反应过来,集结五万骑兵,十万绿营据守江淮重镇。

只是和大炎十年磨刀积蓄不同,鞑靼在北地的这十年,只是空度时光。

从贵族到军兵的腐化,已经使得这个曾经强大无比的军事集团,千疮百孔,毫无战力可言。

一系列坚城基本上守不过三天,人家光武皇帝可是再度重申了奉天讨胡檄。

“凡在汉胡苟被逼胁,但已事降服,皆大赦勿有所问。其在俘囚,若变形革面,愿归农牧,亦大赦勿有所问。其有挟众称戈,稍抗颜行,杀无赦;为间谍,杀无赦;故违军法,杀无赦。”

现在投降还不把你当汉奸,投得晚了,不仅杀无赦,更要“青史”留名,遗臭万年,子孙后代永远抬不起头。

五月底,经过数日强攻后,鞑靼重兵屯驻的核心城市宜城被破。

他们想守,但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实在太差,一品驻防将军战死,城内万余反抗的汉鞑军兵被屠。

另外投降的两万驻防真鞑兵,被周柏编入前锋,令其开路。

此后整个六月份,北伐军就再没遇到过多阻碍,北上之路畅通无阻。

沿途百姓喜迎王师,驻防军兵望风而降……

鞑靼赖以立国的骑兵军团,居然只在宜城见到过。

至七月九日,江淮尽复,大炎北伐军的兵锋进入海右省。

娄晋鹏的前军势不可挡,七日连下十一城,一战拿下海右要塞。

鞑靼朝堂之上还在争论出多少兵,国库空虚到底谁负责,却不料亡国危机已在眼前。

海右如果丢失,京畿地区可就没有屏护之地了,国都岌岌可危。

鉴于空前危机,鞑靼爆发出最后的底蕴,兵员和钱粮终于凑齐。

七月十五日,北地十万铁骑聚拢,交由曾经威名赫赫的老王僧格统帅南下。

然而不等僧格到达走出京畿,海右省府被大炎光武帝亲自攻下的消息便已传来。

根据前线军报,光武帝的三万羽林全是武林高手,任何一人都能充作大内一等侍卫。

人人如虎,不避锋矢,勇猛无畏,甚至能徒手攀附城墙。

纵使海右将军忠于朝廷,驱使守军竭力防守,可并不能逆转战局。

“炎龙骑兵大将高虎,一杆银枪无敌于世,以离体枪芒轰穿城门?”

“默默无闻的禁卫统领屈志,亲自擒杀拼死一搏的海右将军,亲卫亲眼见证其一人独战百名真鞑勇士?”

老王僧格看着陆续送回来的情报,只以为前线军将和哨探都疯了。

他年轻时被尊为鞑靼第一巴图鲁,武力强横,与大炎作战时,多有斩将夺旗之举,令敢战的大炎边军都望而生畏。

即便如此,僧格也认为自己是肉体凡胎,披着甲胄,一对十余便是超常发挥。

你现在告诉我,徒手攀附城墙,枪芒,以一敌百,他实在无法接受,全是武圣在世?

可这是经过确认多次的军报,无法作假。

猛然间,僧格想起了十年前,鞑靼退出南方的原因。

汉人反对剃发易服,举国暴动,需要分兵镇压,这是主要原因不错。

但他还记得另一个重要原因,接连数万真鞑战死于南方,额尔克送回的离谱战报,居然说战胜他们的是一支武力超凡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我有一本气运天书】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七章 光武中兴,征召结束〗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87/287325/24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