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神主分身,逆势扶保(3/4)

而朝廷那边,由于要维持正统,不敢否认启圣皇帝的神迹。

加上北蛮威胁太大,在大宗正回朝廷一次后,崇平皇帝为大局,始终没有发起内战。

一如既往,北蛮在崇平十六年秋时南侵,并且是蛮酋亲自带兵。

蛮酋未入边境就放出话来,敢有顽抗者,屠城。

没有地方军再响应勤王,北大都京师沦为一座孤城,边关包括周围城池,甚至不用北蛮去攻,就自己开城投降。

围点打援失效,北蛮被逼继续扩大侵攻范围,这次却是彻底把大随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他们取得战果更大,所过之处无人可挡,官军、义军都是一击而灭,血流成河,此后城池大开,财富任取。

北蛮铁骑饮马南江,不仅把中原搅得一团糟,最远的兵锋甚至直抵南方。

当然,位居中原腹心的中都府,自然也难逃厄运。

听闻中都启圣城住满宗室,财富惊人,于是蛮酋三王子率领两万铁骑杀入中都府。

本以为和其它中原大城一般,费不了多少力气,最多是裹挟一部分败兵就能诈开城门。

但中都府一战,则成为了崇平十六年,北蛮南侵的唯一一次败绩。

前期倒还好,周柏严令放弃城外,固守城池,蛮酋三王子只觉得有些难办,并没有觉得启圣城难打。

可随着时间推移,冬天匆匆而过,几万投降败兵都在启圣城下碰得头破血流后,三王子意识到了不对劲。

刚想着今年暂时放弃,明年准备周全再行大攻,谁知启圣城城门大开,启圣军居然主动迎战,不许他们北返。

对南朝兵弱有清醒认知的蛮酋王子,自是不带怕的,两万铁骑在手,就算打不过也不至于有危险。

可就是这一打,局势就非他能掌控,两万铁骑被围杀在中都府,全军覆没。

围困京师的蛮军主力,想南下报复,奈何开春转暖,冰河消融,蛮酋也只能强压愤怒,带着远超去年几倍的战利品北返。

这一战,周柏打出了威名,甚至被人喊出中兴之望寄于一身,把尚且苟存的朝廷置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

但事实是,经此一役,天道彻底认识到周柏这个变数。

你想要聚拢人道大运,重塑龙气,最后逆改天命,哪这么容易。

时时刻刻,周柏都能感受到冥冥中的压力,本来对中都府避而远之的义军、流民军,开始集中冲击中都府防线。

甚至武林也传出流言,先天功是假的,根本没有宗师境,这导致很多武林大豪对启圣城的支持也迟疑不少。

种种麻烦接踵而至,但对于早有防范,应对措施甚多的周柏来说,只要你天道不直接出手,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崇平十七年的时间,同样在周柏的默默种田发展,还有与天道斗智斗勇的流逝。

这一年,北蛮蛮酋称帝,向天下人宣示,他要争夺正统。

这一年,威严扫尽的大随朝廷,对地方完全失控,群雄并起。

这一年,周柏依旧只掌控了中都府,但整体实力却取得了长远的增长,人口增加、甲械更迭、粮食存储……

启圣军、中都军、武卫军进一步扩军,同时在和流民军的厮杀中,获取大量的战场经验,蜕变成有军事素养的老兵。



十七年秋,北蛮皇帝率三十万铁骑南下,一路占领北方城池,设置官员管辖,这次入关他们没打算退走。

十一月,铁骑再围京师,三日不到,大随勋贵打开城门,集体向新主请降。

京师之战,真正发生火拼,只有皇城。

在这里他们遇到一群太监和侍卫的扼守,蛮军为此围攻五天五夜,最后以火攻取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我有一本气运天书】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七章 神主分身,逆势扶保〗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87/287325/20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