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2)
“首席…您说陛下为何要出巡西山?”
浑身脏兮兮的张之极,眉头微蹙,看向沉默的孙承宗,不解道:“当前西山一带的整体秩序,还没有真正稳定下来。
迁移到此的流民,尚处在安抚梳理之中。
若是出现顶撞圣驾的事情,那……”
“陛下选择此时过来,定然是有着陛下的深意和考量。”
孙承宗开口说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迎接圣驾,陛下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张之极、李国桢这帮勋戚子弟,一个个皆露出凝重的神情,静静的站在原地,恭候圣驾的到来。
自袁可立、孙承宗奉旨,督办迁移安置辽民事,相距京城数十里外的西山,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而对张之极、李国桢这些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勋戚子弟,这些时日在西山的特殊经历,可谓是叫他们痛苦不已。
孙承宗在西山坐镇调度,以马祥麟所领的白杆兵,主抓维稳、接收、分置等诸多差事,而张之极、李国桢这帮勋戚子弟,则协助登记造册、安置等诸多事宜。
在这些天的统筹运转下,顺天府北部诸县、州的流民,被一批批的迁移到西山,为后续接收大批辽民,积攒宝贵的经验。
小农经济下,迁移安置逃难的百姓,若是没有相应的准备,一旦闹出民变,或者爆发疫病,就会死伤大批百姓,
“哒哒……”
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撕破了宁静。
孙承宗、张之极、李国桢这些人,一个个抬起头来,瞧见数十众骑兵,速度极快的朝他们驰骋过来。
要来了!
孙承宗剑眉倒张,看向前方,依稀瞧见,那一杆杆随风而动的旌旗,这叫孙承宗下意识向前走去。
“吁~”
秦邦屏勒马而定,扫视眼前人群,朗声道:“传陛下口谕,命迎驾之人,在此等候!”
“臣…孙承宗,谨遵上谕!”
在这吃人的封建王朝,天子出巡,是极为繁琐的事情,亦是极其劳民伤财的事情。
像黄土铺路等彰显皇权的礼仪举止,这耗费的都是民脂民膏。
对朱由校而言,他此来西山巡视,是为视察孙承宗他们,在西山一带所作所为,究竟怎么样。
是否具备接收安置后续辽民和流民的能力。
毕竟迁移安置数十万的辽民,还有规模不定的流民,这不管从哪方面去看,都是件极具挑战的事情。
大规模的人群聚集,稍稍出现任何纰漏,都有可能发生民变,或者兴起疫病,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朱由校所想看到的。
“英国公,稍后到了西山,你可别大吃一惊。”
朱由校微微一笑,看向张维贤说道:“只怕这些时日,那帮勋戚子弟,一个个都有大变化啊。”
张维贤面露疑惑,心里有些不明白,天子说这些话是何意,难道召进讲武堂的勋戚子弟,还会吃很多苦吗?
“陛下,西山到了。”
没过多时,刘文炳的声音,在龙辇外响起。
本行进的龙辇,缓缓停了下来。
“走吧。”
朱由校神情自若,站起身来,在龙辇外的刘若愚,听到动静,忙上前掀起卷帘,朱由校撩起裙摆,弯腰走了出来。
站在这龙辇之上,一眼就瞧见御驾之前,以孙承宗为首的迎驾队伍,恭敬的候着。
‘这孙承宗还算听话,没有召集太多的人过来迎驾。’
见到此幕的朱由校,露出赞许的神情,心里暗暗说道。
“臣…孙承宗,拜见陛下!”
“学生…张之极,拜见陛下!”
“学生…李国桢,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三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