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十万辽民十万兵!(1/2)
“陛下,您要专管辽民事?”
伏案忙碌的朱由校,奋笔直书,书写着心中所想,新城的构建设想,卫生防疫设想,组织框架筹建等等。
毕竟建造一座新城,在现阶段的大明,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期间牵扯到的领域众多。
尤其是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任何一点照看不住,就会闹出大问题,对京畿一带造成冲击。
“孙师来了啊。”
朱由校放下御笔,抬头看向孙承宗,瞧见其眉宇间生出的忧色,开口道:“魏伴伴都给孙师言明了?”
“陛下一心为辽民虑,乃国朝之幸,乃社稷之幸。”
孙承宗拱手作揖,正色道:“然在西山筹建新城事,兹事重大,所耗费的钱粮巨大,若是……”
“孙师,钱粮的事情,你无需担心。”
朱由校闻言,摆手打断道:“孙师,先看看朕所谋新城事,钱粮一事,朕有办法解决。”
“嗯?”
孙承宗露出疑惑,魏忠贤忙走上前,在朱由校的默许下,拿起龙案上的文书,朝孙承宗走去。
“先看,有什么疑惑,我们君臣事后再说。”
朱由校端起茶盏,面露笑意,对孙承宗说道,随后呷了一口。
“臣领旨!”
孙承宗应道,便接过魏忠贤所递文书,神情严肃的翻阅起来。
其实孙承宗和袁可立,都属一类人。
大明的务实派代表。
然孙承宗与袁可立,虽说思想上比较相近,但依旧是有些不同的。
但对朱由校而言,只要是务实派,治政思想不同,都是能包容的,只要放到正确合适的位置,就够了。
“新城筹建规划构想。”
“卫生防疫条例。”
“组织框架搭建设想。”
“监察制度细则。”
“按劳分配构想。”
“建城配套产业筹建……”
翻阅着手里的文书,一项项被朱由校提及的设想,在孙承宗看过以后,叫他内心生出极大的触动。
若是按这份文书所想,完成西山新城的建设,那真若是完成的话,先前所投入的钱粮,还能设法赚取回来?
孙承宗凌乱了。
“陛下……”
拿着手里的文书,孙承宗抬头看向朱由校,说道,但话到了嘴边,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孙师,你所担心的那些事情,方才袁卿也提及了。”
朱由校站起身来,朝孙承宗走去,说道:“朕能明确的告诉你们,筹建新城的一应耗费,内帑绝对能稳稳供应。
纵使期间国朝这边,遇到什么重大问题,需要内帑划拨银子,朕也是有保障的。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于迁移事和安置事,袁卿和孙师,能否做好?
袁卿已经向朕表态了,他能做好迁移事。
那孙师呢?安置事能否做好?”
既然决定解决辽民事,那朱由校就必须明确此事,并交由他信任的人,来将这件事情办好。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现阶段的大明,最盛行的就是空谈,却没人肯做实事。
“陛下所谋划的新城事,一看就非心血来潮。”
孙承宗眼神坚定,看向朱由校说道:“尤其是迁移京城内的兵仗局、军器局,涉及火药、火器、火炮制造,甚至是火药储备事。
但臣想要说一点,这么大体量的事宜,仅靠西苑讲武堂,恐无法有效运转起来。
毕竟西苑讲武堂,亦肩负着他们的职责,若长期待在西山,而荒废先前所定之事,那也不是事情。”
“关于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九章:十万辽民十万兵!〗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