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家国天下(1/2)
清风徐来,叫人觉得很是凉爽,气势磅礴的紫禁城,琉璃瓦泛着金光,轮值宿卫的上直亲卫军,神情冷峻。
乾清宫外,站着十数众朝臣,神情肃穆,不远处,孤零零肃立的杨涟,神情平静的目不斜视。
内阁、吏部、都察院的首脑,皆被天子下旨召来,方从哲、叶向高他们,心中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枢密院、户部、工部批示的这些奏疏,派人送过去。”朱由校放下御笔,神情有些憔悴,对魏忠贤说道:“叫有司的人,按照朕的旨意着办,不准拖延,有任何情况及时禀明。”
“喏!”
魏忠贤忙作揖道。
朱由校倚靠在龙椅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虽说身体有些疲惫,但心里却很是平静。
“你,即刻去武英殿,将皇爷批示的这几封奏疏,送到枢密院去。你去户部,将这几封奏疏送去,你去工部那边……”
从殿内退出来后,没有理会方从哲、叶向高他们,魏忠贤将所拿奏疏,对殿外候着的宦官吩咐道。
瞧见此幕的众人,心里却思绪万千。
在他们赶来乾清宫后,就见到很多内廷宦官,拿着不少天子批示的奏疏,赶赴到外朝有司衙署。
抛开其他的不谈,单论天子的勤政克己,即便是方从哲他们,那心里都是敬服的。
不过天子的理政风格,却叫很多文官感到心悸,因为在很多时候,他们不知情时,天子就乾纲独断了。
“魏公公,陛下何时召见我等?”人群中,何宗彦微微欠身道:“我等来乾清宫已有快半个时辰了。”
“何阁老稍等。”无视某些人的一些视线,魏忠贤微微一笑道:“咱家这就进殿,向皇爷禀明情况。”
外朝文官和内廷太监,天然就是对立的群体。
对一些东林党人,对自己那带有敌意的眼神,魏忠贤心里并不在意。
服侍在天子身边,做好份内之事,就算被满朝文武敌视,那又能怎样?
文官群体就算再厉害,那手能伸进内廷?
欠身走进殿内,见自家皇爷闭目养神,魏忠贤侯在一旁,宛若雕塑一般站着,整个殿内很安静。
“浓茶。”
倚靠在龙椅上的朱由校,言简意赅道,随后睁开双眼,掠过一道精芒,向前探探身,眉头微皱。
处理朝政是好,不过却消耗精神。
此时朱由校的心里,算是明白过来,为何历朝历代的皇帝,长寿的没几个了,毕竟要经手的事情太多。
还是纯粹当昏君和暴君好啊。
至少不必为繁杂政务,制衡朝堂,各种算计分神,只需安于享乐就行。
“皇爷~”
魏忠贤捧着一盏浓茶,递了上去,朱由校伸手接过,大口喝了起来,那苦涩的味道,充斥在口腔之中。
“传杨涟觐见。”
“喏!”
晾了一些人,快半个时辰,性子也磨了,朱由校放下茶盏,思索着吏治新规,当怎样明确下来。
这些时日,朝野间吵个不停,朱由校心里是清楚的。
无非就是这个吏治新规,触碰到很多禁忌和樊笼。
恰恰是这般,吏治新规才更应推行,不然真等问题不可收拾,再想解决,那困难就会更大。
“臣…杨涟,拜见陛下。”
看着作揖行礼的杨涟,朱由校露出笑意,这些时日,杨涟在朝的处境,可不是很好,颇有几分孤臣之意。
“爱卿免礼吧。”
朱由校拿起一摞奏疏,看向杨涟,“最近弹劾爱卿的奏疏,可是多了不少,朕还想着怎样开导爱卿。
见爱卿这般,朕心里就放心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六章:家国天下〗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