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御门听政(1/2)
面对朱由校表露出的怒意,殿内众宦官宫女,纷纷跪倒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多喘,生怕触怒天威,惨遭杖毙。
在这等级森严的内廷,每年不知有多少宦官宫女,死于非命。
“皇爷息怒~”
王安拱手作揖,劝道:“朝中的大臣,向皇爷呈递奏疏,乃为社稷,是出公心,纵使真有不实之处,皇爷……”
“够了!”
朱由校冷芒一闪,盯着王安,挥手打断道:“这些呈递的奏疏,纯粹是臆想之言,他们果真了解真相吗?
大行皇帝自龙体有恙后,你是常伴左右的。
具体是怎样的情况,难道王大伴的心里,果真不清楚吗?
李可灼敬献仙丹时,司礼监不决,特将此事传到内阁,方从哲是内阁首辅不假,那刘一燝、韩爌都是摆设吗?
朕才刚刚登基,一个个就呈递弹劾奏疏,将火引到方从哲身上,想以此拉下内阁首辅。
这是出于公心?
这是为了社稷?
只怕并不是吧!!
事实真相都没搞清楚,就靠风评弹劾,怎么?这是打算叫朕当昏君吗?!”
红丸案。
死的是泰昌皇帝,打击的是大明皇权,但最终得利的却是东林党。
崔文华和李可灼,这些最该怀疑和审查的嫌犯,最终一个发遣南京,一个被遣戍,都没有死!
方从哲请辞内阁首辅之位。
叶向高问鼎内阁首辅。
这标志着东林党掌控内阁,也代表着东林党掌握主动,在之后的数次争斗中,凭借政治优势,打击齐楚浙党,还有诸多小派系。
皇权与臣权之争,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形成的。
“拿上这些奏疏,传朕口谕,朕要御门听政。”天启皇帝一甩袍袖,俯瞰王安,朗声道:“命朝中阁臣、廷臣悉数参加。”quai.c0m
“这……”
王安震惊了,他没有想到天子竟要召御门听政,就为了一个方从哲,值得这般大费周章吗?
“怎么?”朱由校双眼微眯,缓步朝王安走去,冷冷道:“王大伴对朕所下口谕,有什么意见吗?”
“奴婢不敢!”
面对生怒的朱由校,王安忙拱手道:“奴婢即刻派人,去传皇爷口谕。”
……
暗潮汹涌的朝堂,东林党也好,齐楚浙党也罢,亦或者闽党,昆党,宣党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所凝聚的党派,在朝争权逐利,并非是为了大明社稷,更多的是想为各自代表的士绅、乡绅、地主等群体争取利益。
当然在这派系治下,所存在着的个人,也是有务实者的。
然受党争风气的影响,务实的人,到不了合适的位置,打嘴炮、空谈的家伙,却一个个占据高位。
治国如烹小鲜。
身为大明的天子,想要叫大明向着好的方向推进。
就要会识人用人,了解每个大臣,背后代表的利益,自己所主张的思想,纵使是同一派系的,那也是有着分歧和矛盾的。
打击特权派,扶持少数派,分化同派系,对标各派系,唯有这样的帝王心术,才能真正制衡朝堂。
“沙沙……”
坐在撵轿上的天启皇帝,神情冷然,看着眼前的殿宇阁楼,却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思索如何享受。
东林党都快翻天了,想一党独大,皇权受到极大的威胁。
这个时候他若贪图享乐,那在阉党崛起前,他难道就像东林党诽谤的那般,躲在内廷摆弄木匠活,无法插手朝堂政务吗?
若真是那般的话,那他当这个皇帝何用?
要不了多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五章:御门听政〗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