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帝怒,撤卫设府(1/3)
晚冬的时节,这清晨时,还叫人冷的骨子发颤,可过了正午,那日头却又晒的人暖洋洋的。
“这几日,通政司所呈的奏疏里,弹劾杨涟的奏疏多不多?”
朱由校踩着台阶,看着眼前荒凉的万岁山(煤山),抬脚缓步向前走着,开口道:“田尔耕和许显纯他们,离京也有些时日了,是否向司礼监这边,呈递奏疏啊?”
“启禀皇爷。”
王体乾略有些气喘,紧跟在自家皇爷身后,欠身道:“据司礼监所整理的来看,最多的当属内阁。
方首辅的最多,有一百多份。
叶次辅的次之,有八十多份。
除此之外,都察院的张问达,也有不少,至于右佥都御史杨涟,只有寥寥数份。
至于田尔耕他们,司礼监这边,至今没有收到呈递的奏疏。”
朱由校的眉头微挑,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当前朝中这种氛围,作为始作俑者的杨涟,居然没有被齐楚浙党等派,群起而攻之。
这还真是够少见的啊。
‘看来孙如游、亓诗教这帮家伙,一个个都在暗中商量好了啊。’
朱由校心里暗暗感慨:‘知道此时碰杨涟没有意义,想叫局势对他们有利,不如斗东林党的高层。
这是有意将水搅浑啊。
能混迹朝堂的主,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啊,看来想谋定京察大计事,还要再观望观望啊。’
登上这万岁山,朱由校转过身来,紫禁城的一切尽收眼底,红墙,琉璃瓦,道道黑影走动着。
带着几分寒意的朔风吹来,叫朱由校的双眼微眯起来。
“皇爷…您所说的那棵歪脖子树,就在前面不远。”刘若愚拿着拂尘,踱步上前,欠身道。
“走,去看看。”
朱由校转身说道。
正旦节过后,忙于处理朝政,忙于各种谋划,叫朱由校有些心神俱疲,没由的,朱由校就想来万岁山散散心。
刘若愚、王体乾这帮太监宦官,刘文炳、陈光裕几名在职勋戚,还有数十众护驾的大汉将军,紧跟在天子的身后。
看着沿途布控的上直亲卫军,一个个脸颊冻的通红,朱由校生出些许唏嘘。
权力这种东西,的确叫人如痴如醉。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对高高在上的皇帝是这般。
对地位显赫的大臣是这般。
‘这就是崇祯自挂东南枝,所用的那棵老槐树吧。’来到重兵把守的歪脖子树前,朱由校抬起头,看着那光秃秃的树,缓步向前走着,拍着那粗壮的树干,‘当了大明皇帝又能怎样?’
‘若是不能厘清弊政,铲除毒瘤,扫清顽瘴痼疾,那这堆满火药桶的大明,终究会在一声巨响下,轰然倒塌。???.biuai.co
党争内耗,就是掘大明元气的祸根。
即便有再好的良政,朝中党争风气不扼制,朝堂不能制衡,那地方上想贯彻落实,无疑是痴人说梦啊。’
刘若愚、王体乾、刘文炳、陈光裕这帮人,神情间或多或少皆流露出疑惑,看着拍打这平平无奇的老槐树,陷入沉思的天子。
他们心中不是很能理解,为何天子摆驾万岁山,要特意看这棵歪脖子树。
难道它有什么奇特之初?
“刘若愚,把这棵树,差人给朕伐掉。”
朱由校拍拍手,神情坚毅,朗声道:“着内廷有司,取其木材,给朕做一座皇极殿的木模。
最好后,送到乾清宫来。
记住,只准用这一棵树,别的朕不要。”
“喏!”
惊愕的刘若愚,忙作揖应道。
在场的众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六章:帝怒,撤卫设府〗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