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抓!朕何惧哉!(1/2)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所奉国策是重农抑商,大明主要赋税收入,分为正税、人丁税、徭役、杂税几类。
从某种意义上去说,只要能抓好这几项,保障钱粮进项,那围绕国朝层面,主要的收支就能稳定。
国朝收支稳定了,就代表着大明稳定了。
“这通州坐粮厅的一应官吏,真是够贪的啊。”
朱由校翻看着手里的奏疏,似笑非笑道:“不抓不知道,一抓吓一跳啊,朕还真是小觑他们了。
通州坐粮厅的郎中,都带头贪墨了,那底下的人,又岂会不效仿呢?
名下五百亩的良田,还都紧挨着运河,不错,考虑的很周全,就算老天不赏脸,那肩挑车运的,也能保个好收成嘛。”
田尔耕低着脑袋,动都不敢动,天子说的虽然轻松,但他心里能感受到,天子言语间所藏怒意。
此番前去通州,率领麾下锦衣卫,前去通州坐粮厅,逮捕一应涉案官吏,田尔耕并未立时归京。
相反却就地展开审讯。
毕竟许显纯在京,对京仓坐粮厅展开行动,若只是简单的抓捕贪官污吏,再悉数带回京城,到天子御前禀明,想赢得青睐,是不现实的了。
田尔耕想要更多!
纵使不能取代骆思恭,但在这锦衣卫之中,那也要爬上去,别叫许显纯压下一头。
出于这样的心思,田尔耕便组织人手审讯,只是还没有怎么上刑,一条条大鱼就浮出水面了。
‘这田尔耕的城府和心思,都挺深的嘛。’
合上手里的奏疏,看着垂手而立的田尔耕,稳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心里暗暗道:‘一边和许显纯联手,以对抗骆思恭的威压。
一边却背地里做更多事情,以赢取自己的信赖,好叫其在锦衣卫内,能擢升到更高的位置。
这一个狼,一个狈,也是面和心不和啊。
不过田尔耕这次,却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通州坐粮厅这边,供述出这么多朝中官员出来,不可能全都抓捕啊。’
一个诏命萨尔浒之议。
一个京通二仓亏空。
起初决定做的时候,朱由校就在心里想到,必会牵扯到不少的朝臣,哪怕是六七品的京官,那也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在你滞留通州的这几日,以京城为首的京畿一带,粮价不断上扬。”
朱由校放下手里的奏疏,看向田尔耕说道:“朕叫你抓通州仓的贪官污吏,没成想拔出萝卜带出泥。
现在又供出不少罪官,涉及吏部、户部、兵部、工部有司。
田尔耕,你觉得这件事情,朕该如何处置?朕要听的是真实想法,别拿废话来搪塞朕。”
言罢,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反观田尔耕,神情略显踌躇,犹犹豫豫的想开口,却张口无言。
“陛下,臣觉得既然查出来了,那就要有所行动。”
田尔耕心下一横,行跪拜之礼,作揖道:“眼下京畿粮价上扬,那定然是有奸臣逆子,在背后鼓捣所致。
想平稳京畿局势,就必须震慑他们。
只怕这些藏在背后的人,定然跟朝中的官员有干系,但具体是谁,却不清楚。
所以要抓,却也不能全抓。
被抓的人,最好能跟萨尔浒之议牵连上。
兵部这边所供罪官,臣斗胆以为,要狠抓!
吏部和户部,还不能动,朝中局势不能再乱了,可暂且留着,等后续朝局稳定,京畿安定,再设法去抓。
至于工部,臣觉得捎带着抓了也好。”
言罢,田尔耕就以头抢地,匍拜在朱由校面前,额头冒出的细汗,背后生出的冷汗,叫田尔耕不敢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七章:抓!朕何惧哉!〗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