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廷推(2)(1/2)
“皇爷,内阁主持的廷推,在文华殿准备召开了。”
李永贞微微欠身,对倚靠在龙椅上的朱由校,恭敬道:“各院部寺等有司廷臣,悉数参加会推,没有因病缺席的。新
另都察院的张问达,刑部的邹元标,兵部的袁应泰等东林党人,在赶赴文华殿的途中,都讲了一些话,司礼监这边整理出来了。
请皇爷御览。”
“放下吧。”
朱由校敲了敲龙案,说道:“给京卫都督府传旨,叫新乐侯他们,将文华殿进行的廷推过程,及时通禀过来。”
“喏!”
李永贞忙作揖行礼道,小心翼翼的将所捧奏疏,放到龙案上,便低首退出东暖阁,前去京卫都督府传达旨意。
各方瞩目的廷推,事关内阁增补大臣一事,即将开始,这是大明朝堂涉及党争的典范所在。
‘好好的廷推制度,本意是为国朝会推贤才,以增补国朝底蕴。’
拿起龙案上的奏疏,朱由校的眼眸,闪烁着戏谑,心里轻笑道:‘然大明的文官群体,就因背后利益推动,叫所谓的党争给破坏掉了。
再好的制度,一旦失去公允性,脱离原有轨迹,那都是会变了味道,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唯有逐步的拨乱反正了。
想治理好逐步脱离掌控的大明,可谓是难如登天,朕的皇祖父用了数十年,都没有能扳正回来,那之后就看朕的了。’
朱由校很是享受这一过程。
若是摆在自己面前的烂摊子,能在自己手里拨乱反正,那种成就是无以言表的。
御极登基的这些时日,所经历的种种风波,叫他时刻牢记一句名言警句。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天子是什么?
就是敢做世人不敢做之事。
集生杀大权于一身,若不能成就一番伟业,那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是何其悲哀的事情!
“诸公,鉴于当前国朝所遇困境,奉天子之诏,此次由内阁主持,召开廷推。”
神情肃穆的方从哲,扫视着文华殿内一众廷臣,朗声道:“会推内阁增补大臣,诸公可将心中属意之贤才,就在此次廷推中讲明。
内阁所辖中书科,会按制记录下来,最终选定预选,呈递到御前,现在请诸公各抒己见吧。”
大明所定下的廷推,是有着严格的制度和流程的,每每涉及到大事,都会由内阁主持召开。
廷推,天子不能参加。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
在万历朝的廷推,就极少召开,即便是选定内阁大臣,亦是万历皇帝,直接在朝遴选任命的。
此次的廷推风波,就是某些东林党人,想趁着新君不懂这些,将搁置的廷推,再度发扬起来。
有了新朝的这次廷推,且还是涉及内阁增补大臣之事,一旦成功的话,那日后新朝所遇大事,都可以召开廷推决断。
此议若能明确下来,那无疑能限制部分皇权。
“这廷推刚召开没多久,便吵起来了?”
朱由校笑了,看着刘文炳,说道:“谁引起来的?又是因何事而争吵起来的?”
“启禀陛下,的确吵起来了。”
刘文炳微微欠身,开口说道:“是礼部尚书孙如游,向刘一燝和韩爌提出质疑的,像廷推这等大事,他们先前并不知情。
只是这个时候,邹元标、张问达几人,先后跳了出来,言孙如游身为礼部尚书,却不知晓国朝局势,不思国朝之危,根本就不配在朝为官。
此言一出,叫一些廷臣不满了,跟着就站出来指责起来。”
“这不就是街市的悍妇骂街吗?”
朱由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章:廷推(2)〗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