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良才进京(1/2)
“玉铉兄,你对新君御极登基以来,在朝凭有举措,是如何看的?”
孙传庭朝午门走去,对并行的陈奇瑜,说道:“在朝局混乱之下,定红丸案,整顿内廷,重用厂卫,整饬京营,设京卫都督府……
某此来京城前,听闻这些事情后,总觉得这些谋划,不该是新君所能做出的,但是新君却高瞻远瞩,心思缜密。
尤其是对时机的拿捏,总是那般的恰到好处。
若新君能够重视起辽东之地,叫辽东乱象能结束,那以下克上的建虏之患,国朝定然能平定下来。”
“事实上…某的想法,跟伯雅所想是一样的。”
眉头微蹙的陈奇瑜,边走边说道:“大行皇帝…御极登基以来,过于倚重朝中的东林党人。
甚至简拔太多的东林党人,出任朝中所缺要职,这使得朝中秩序失衡,也加剧了某些方面的争斗。
但现在的局势却不一样了。
虽说我等并不清楚,新君对朝堂是怎样看得,对辽东又是怎样想的,可某的心里有种直觉,大明中兴,能在新君之手实现!”
孙传庭、陈奇瑜的眸中,闪烁着精芒,所讲这些话,叫二人不自觉的加快步伐,朝乾清宫方向而去。
朱由校的中旨颁布之前。
孙传庭在永城,陈奇瑜在洛阳,皆为知县。
且二人在任期间,多行善政,在地方颇得民心。
说来孙传庭和陈奇瑜二人,皆是山西人,前者是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者是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
愈发趋于内卷的大明科举,使得北地的学子,在这个鱼跃龙门的体系下,所占的优势并不大。
大明朝所兴起的党争,从不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样,这背后牵扯到的利益之争,实在是太严重了。
“怎么还不来啊。”
侯在乾清门的李永贞,来回走动着,眉头微蹙,囔囔说道:“这两位可真是的,明知皇爷召见,还这般……”
说着,抬起头的李永贞,瞧见孙传庭、陈奇瑜结伴走来,忙一甩手中拂尘,快步朝他们走了过去。
“陈学士,孙学士,请随咱家来,皇爷在东暖阁等着两位呢。”
看着面露诧异的孙传庭、陈奇瑜,有些焦急的李永贞,忙开口道:“万莫叫皇爷等急了。”
言罢,李永贞转身朝乾清门走去,孙传庭、陈奇瑜相视一眼,快步跟到李永贞身后,朝乾清宫方向走去。
“司礼监筛选的这批掌庄太监,朕允准了。”
朱由校倚靠在龙椅上,看着垂首而立的王体乾,平静道:“告诉这帮掌庄太监,胆敢以权谋私,欺压地方的举动。
那就休怪国法无情了。”
“喏!”
王体乾忙作揖应道。
“还有等他们赴任以后,重新丈量所辖皇庄的田亩。”朱由校伸手道:“将查抄的一应田亩,悉数并入皇庄之中。
司礼监登记造册,此后内廷所辖皇庄规模,以此为基准,一亩不能多,一亩不能少。”
内廷名下的皇庄,属大明皇室之产,遍布北直隶治下八府。
对朱由校来讲,若是能有效利用好这些皇庄,那就能就让内帑创收。
占据这么多的良田,却只想着靠种植庄稼,或小范围养殖战马,来征收皇庄子粒或皇庄子粒银,太过于简单了。
朱由校的心里,已然想好这些皇庄,之后要朝怎样的方向进展,以确保内帑这边,每年能创收不菲的银子。
天启朝的大明,只要能抓好钱粮两项,那很多事情,都是能得到有效解决的。
“臣…陈奇瑜,拜见陛下!”
“臣…孙传庭,拜见陛下!”
在王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明第一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五章:良才进京〗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8/27888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