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优势数据背后的隐忧(1/3)
红方联参部内。>
李正这两天都在不断地翻阅各种简报,其中包括蓝方、红方和绿方还有黄方的。>
他要看清楚各方的军事力量对比,然后有针对性地制订出攻击计划。>
作为一名高级的联合作战指挥员,李正要面对的是海量的数据,虽然参谋们经过精细计算后已经有了结论,但他作为副总指挥也必须要从数据中看出是否合理。>
学历。>
他的高学历也为他带来了这种保障。>
从目前来看,几方态势如下——>
红方目前能调动的力量包括:总共400架歼轰7这类二代机,用于对地打击。>
除留出部分防御西面以及南面外,可动用100架歼20隐身战机,500架较新的歼11、歼16、苏35等四代机,制空作战与对地作战的绝对主力。>
还有200架较老的歼11、苏30这种三代机,辅助制空与对地作战。>
300架歼10/等四代机,负责对空截击。>
除预留部分20和一部分歼16和歼10需要警惕西南方向,南北两个方向各保留一支拳头部队,海航的战斗机全面投入作战。>
此外全部的-20、伊尔76运输机团和轰-6机团、半数空警-500的可能调往东南方向协助完成战役目标。>
战区—基地—航空兵旅—大队方面有市和市两个基地,共10个歼击机旅的编制规模,包括(10、11、16、20、30)。得到调度的单位补充后,可立刻执行任务的战斗机总数在600架左右,首日峰值可达到1200架次,次日保守估计可以维持每日500架次的进攻能力,足够承担封锁周边空域和对地攻击的任务。>
如果准备时间再充足一些可出动的歼击机数量可能上升到800~1000架,出动率有望突破2000架次。>
那么,这些战机能够击退多少蓝绿黄方面的战机?>
为方便起见,同代机之间的交换比设为1:1,每隔一代的战斗力强一倍。>
李正考虑到现代空空导弹的发展,使得落后战机也可能借助后方预警机来锁定较为先进的战机,即所谓的“射导”,这是能做到的。>
如果简单套用计兵力质量计算方式来换算,则可以获得以下的结论——2161 1008 5004 2002 2001 3004=4186,4.1,这是红方能在这次对绿方攻击中投入的战力,而红方的平均单位质量为4186/1516=2.761。>
这是一个兵推上的常见计算方式。>
绿方的兵力如下:-16有120架,有127架,-5有100架,幻影-2000能飞的57架。>
另外绿方还有运输机55架,侦察预警机43架,-16机10架,-5侦查机6架,预警机-2有6架,电子侦查机-1900有2架,电子飞机-1301……>
其中能参与作战并起到作用的是-16的120架,战斗机的127架,-5的100架以及幻影-2000的57架。>
兵力总质量计算为1202 1272 1001 574=822,绿方平均单位战斗力为:822/404=2.03。>
简报上的这组这组数据看,红方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但加上蓝方可就不一样了。>
只不过,蓝方不可能把所有的海空军力量调过来跟红方打一场极限消耗战,因为蓝方在这边的主要基地就是宫岛和黄方那几个,其可用承载量与出击能力是有上限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最新更新章节〖第1101章 优势数据背后的隐忧〗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75/275622/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