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受困低龄化谁之过(3/4)
得男性尤其是素以眼光挑剔而闻名的宅男群体的关注,在笔者印象里,除《美少女战士》外也就《小马宝莉》了,而更难得可贵的是后者原是一部只针对小学女生制作的动物动画,在它的成功面前,谁还能将动物与幼稚划上等号?
☆《口袋妖怪》任天堂的吸金巨兽
或许会有读者提出异议,不是讨论动物动画,怎么突然冒出《口袋妖怪》(又译《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这不是一部由人类担任主角的动画片吗?那么请问大家当初看《口袋妖怪》时,是为了看存在感还没有火箭队强的主角三人组,还是为了看数百种外形、技能各异,又非常擅长卖萌耍宝的宠物精灵?
没错,《口袋妖怪》的看点无疑是皮卡丘、妙蛙种子、小火龙等宠物精灵们,人类juese充当的不过是一种载体,带着这些小精灵们去全世界各地转悠,邂逅更多稀奇的精灵,所以从本质来说《口袋妖怪》也是一部动物动画。
《口袋妖怪》的魅力早已跨跃年龄与国界,皮卡丘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动漫juese之一
《口袋妖怪》的诞生首先要感谢“口袋妖怪之父”田尻智,1990年,身为游戏开发公司gamefreak社长的田尻智联想到自己幼年时捕捉昆虫和垂钓青蛙的往事,决定制作一部以收集丰富个性的动物juese为主题的游戏。不过当时gamefreak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研发能力严重不足,眼看着游戏就要难产的时候,不想游戏企划获得了任天堂高层的垂青。在任天堂的大力协助下,《口袋妖怪》在1996年作为一款掌机gb的专属游戏在日本市场推出。一开始,田尻智认为游戏能卖23万套算最成功了,但是玩家对该作的热情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100万、200万、300万……看着游戏销量节节攀高,任天堂立即决定制作该作的动画版,给原本就已沸腾喧嚣的口袋热添材加火。
1998年,《口袋妖怪》进军美国,全美111家电视台同步播出英语版的“口袋妖怪”,结果首日就创造了新的收视纪录,连美国知名动画《南方公园》都借主角之口半开玩笑称美国正遭受日本的文化“侵略”。
如今《口袋妖怪》的魅力早已跨跃性别、年龄与国界,其代表精灵皮卡丘更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动漫juese之一,身价近10亿美元,包括谢霆锋、权志龙等在内的大牌明星无不是皮卡丘的粉丝。《口袋妖怪》的成功告诉了我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童心,这并不是幼稚,反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一种成熟洒脱的表现。
动画招人难,人才成短板
既然动物不是国产动画走向“全龄化”的绊脚石,那么罪魁祸首是谁?难道是常遭非议的审核制度?
写到这,笔者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高晓松喷国内游戏行业原创能力的新闻,他说游戏行业的某些制作人只强调客观理由,找诸多借口,不是怪政府审核严格就是怪玩家玩盗版,但事实是把这些制作人弄到瑞士还是做不出好游戏。
虽然高晓松说的是国产游戏,但在笔者看来,何尝不是在说国产动画。其实一部动画好看与否的关键在于制作质量,而把握质量的关键在于每一道制作流程上是否有足够优秀的人才在把关。
《喜羊羊》的票房大捷让renmen开始相信国产动画将成为下一个影视票房的增长点
就如国产动画上世纪的辉煌是因为涌现出万氏三兄弟、特伟、徐景达等一大批动画大师,而之后的**也在于动画人才储备出现了严重断档。虽然时下国内各大美院都相继开设了动画系,可实际上动画系90%的学生毕业后会分流至网游、影视、广告等高薪行业,这就是为什么就读动画系的学生逐年增多,可动画公司还是喊招不到人。
没有合适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最新更新章节〖国产动画受困低龄化谁之过〗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3/23005/47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