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回家(1/4)

根据天启的命令,紫禁城南门大开,黄石昂首走出大明门的时候,背后还有十八个太监同时在奋力挥舞着响鞭,皇帝亲自登上城楼,站着目送他。黄石出了皇城门,冲着城楼上最后拜倒,用尽力气高声叫道:“皇上,微臣这便去了。”

方冠龙袍的天启皇帝俯视着脚下的宽阔御道,道路两侧站满了威风凛凛的羽林近卫,在这些金盔银甲、犹如天兵天将的羽林郎外围,是黑鸦鸦的无数京师百姓。关于黄石的消息早已不径而走,赶来的百姓已经等了好久了,谁也不愿错过大饱眼福的机会,皇帝给将军送行可是难得一见的情景啊!

天启在城楼上刚一出现,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向着天子跪拜,并发出向神祈祷一样的呼声。似乎是受到了这排山倒海的欢呼声的影响,性格一向有些羞涩的天启也满面笑容——君临天下,臣民亿兆,皇帝胸中油然升起了一股豪情,他笑吟吟地说道:“凯旋京师献捷日,朕为将军解战袍。”

皇帝轻声说出的话被身后的两个太监大声地复述了一遍,接着就是四个、八个、十六个、三十二个……传到紫禁城下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千千万万羽林禁卫的齐声呼喊,这响遏行云的声音弥漫在天地之间,就如同天神从苍穹中发来的雷鸣一般。

三叩以后,黄石就站起来走向禁军牵过来的战马,他轻松地一跃而上。纵马向等在远处地金求德和长生岛内卫们奔去……

虽然有禁军拼命地鸣锣开道,但御街两侧还是有无数的百姓涌上来想近睹黄石的风采。不少人冲破了两侧禁军的封锁线,手里高举着香烛向黄石遥祝:“黄宫保此去请一定要击退东虏,保护百姓平安啊。”

刚刚听到消息、从城市的远处赶来的人们越聚越多,拼命地向黄石喊好。历史上任何时代,人民总是需要一个英雄的引导,并在内心深处竭力地把他加以美化。黄石凭借他耀眼地功绩。比原本历史上的毛文龙风头更盛。正如历史上天启年间有无数文人歌颂深入敌后地毛文龙一样,现在取代了毛文龙原本地位的黄石也成为了平民关注的焦点。当这个有着无数传奇故事的人出现他们的面前时,狂热就在京师的市民中传播开来。就连前世多次见识过追星场面的黄石,也被眼前地沸腾景象感动得热泪盈眶。

黄石看见一个又一个商人装扮的人挣扎着和负责秩序的衙役扭成一团,那些人在被衙役、兵丁推回去的时候还在挥舞着手中的东西,朝黄石喊道:“宫保爷,听说东江军的军饷不足,小人愿意助饷。愿意助饷啊!”

平时,说书先生为了感染群众,总是把东江军描述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东北严寒的天气里连棉衣都没有,久而久之老百姓对这套说法深信不疑。街道两旁的人都情绪激动,纷纷掏出一点碎银,或是摸出几个铜钱,要为苦战在敌后地战士们出一份力。

九爷早就来了。他在人群中高举着一大锭五两的银子向黄石的方向挤过去,但也同样被衙役挡了回来,虽然九爷把喉咙都快喊破了,可他的声音还是被淹没在人群中了。身上衣服被拉扯破了几处,九爷也恍然不觉。他满心欢喜,今天真是没白过。想不到竟然见到了黄宫保!他看着渐渐骑马远去的黄石,用尽吃奶的力气发出最后地大吼:“宫保爷,小人朱磊,明天就把直隶这边的生意停了去山东,小人去给东江镇运货,明天就去啊~~~~~”

离开北京以后,黄石和手下一路快马加鞭,十里一换马,直奔渤海而去。抵达天津卫以后,地方官告诉黄石。他们接到命令后立刻征用了不少民用的海船。目前四十艘大船和足够的水手已经在路上了,另外一艘专用的快船正在等待着黄石一行……

天启五年十二月十六日。长生岛

现在岛上已经有了十五万居民,其中有八万男丁。黄石之所以把这么多人集中到长生岛而不是新收复的复州,就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窃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二节 回家〗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19/21959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