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钢锭(3/4)
盯着刀刃问道:“你要对我说什么,尽管说好了。”
“大人明鉴,这刀刃硬是硬,但实在是非常脆,”鲍九孙说话地时候又是一挥手,几个工匠士兵就上来把熟铁棍和钢刀一起从支架上抬了下来,然后前后反复摇晃着,把它小心翼翼地从熟铁棍上取了下来。
从那几个士兵手里接过了钢刀,鲍九孙飞快地扫了一眼它地刀刃,然后毕恭毕敬地双手捧送给黄石:“大人请看,这刀刃还是完好无损的。”
黄石把刀刃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点了点头又还给了鲍九孙,他记得钢里面含碳越高就越硬,而含碳越低的话,钢就会越有韧性,似乎添加某些东西的话还可以让钢不生锈,或者变得非常非常硬或韧,不过这些东西黄石一个也不记得,更不要说如何去获得了。
鲍九孙爱惜地接过了刀,目光看在钢刃上面的时候还在啧啧赞叹:“古人所谓的‘削铁如泥’的宝刀多了,不过如同这把刀这样好打造的,可没有了吧?”
古代一把刀如果在火力锻打地时间足够长,总有机会把大量的杂质赶出去,也有机会渗碳成为高碳钢,不过这要花的功夫和力气就别提了。而且中国的具体国情是过早地使用了煤炭来冶炼钢铁,虽然煤炭的热值很高,但这也造成钢铁被大量有害杂质污染,结果宋以后的中国铁常常含有了大量杂质,用这些铁打造地武器质量甚至还不如唐朝。
黄石编给鲍九孙听的故事是这样的:他以前在开原的时候有个邻居是铁矿商人,偶尔用小坩埚练钢水。所以黄石现在只不过是他以前看到的小坩埚变成了大坩埚。小炉子变成了水力鼓风地大炉子,至于为什么他以前的邻居能用小炉子融化铁而他不能,那自然就是别人的祖传绝技了。
这个解释倒也没有让鲍九孙起什么疑心,这个年代实在是有太多的祖传绝技了,再说黄石一看就不是冶金方面的内行,不然就不会在一开始花那么多冤枉银子。最让鲍九孙和长生岛军工司遗憾地是,黄石说他地邻居死于努尔哈赤地种族屠杀了。鲍九孙每次想起来这件事情都先是难过得捶胸顿足一番,只叹气没有机会偷学到更多地秘密。但随后鲍九孙也会雷打不动地紧跟着庆幸起来,在他看来黄石地的邻居没有被努尔哈赤留下当铁匠——真是天佑我大明。
黄石又询问了一番这坩埚炼钢的效率和成本,结果他发现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效率却还是很不怎么样。
“我记得以前听他们家说过——这铁融化成水以后,烧得越久,出来的钢就会越韧,烧得越短。出来的钢就会越硬。”这钢水在炼钢炉里时,上面还有火焰,黄石琢磨着多半是里面的碳在燃烧,那么烧得久一点想必就能得到低碳钢了。
“卑职敢问大人,那到底要烧多久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们自己去测吧。”黄石大度地一挥手,把权力下放给了鲍九孙:“以后炼出来钢锭,你按照软硬不同把它们分成十级。这事儿就全权交给你了。”
“卑职遵命。”
钢地产量虽然还不大,但黄石觉得应该已经很有用了,首先就是大炮,黄石早就盼着能用上熟铁铸的大炮了,因为用铜铸炮实在是太贵了。可是从前只有比较脆的高碳钢镗刀和钻具,那东西也就能用来造铜炮。只要还在用老式的刀具,黄石觉得也就能能钻钻火铳,熟铁铸的大炮黄石根本就不懂怎么去加工。
“等铁炮试制成功以后……”黄石恶狠狠地想到:“就一定要把现在的那些铜炮都镕了,那几门铜炮至少够给黑岛舰队再添条船了。”
另一个黄石能想到的好处就是造火铳,到了长生岛以后,黄石长期以来一直觉得明朝的鸟铳走了一条很古怪地邪路。明朝的鸟铳似乎是仿造的日本火绳枪,日本火绳枪细长好理解,因为那个穷地方的人穿不起好盔甲,日式火绳枪的威力足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窃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三节 钢锭〗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19/219597/20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