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徐州求救(1/2)
拓扑学里有个概念叫做“蝴蝶效应”,即连锁反应。“蝴蝶效应”在现实中几乎无所不在,比如这次的“张闿事件”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由于“张闿事件”,陶谦得罪了曹操,被迫破财消灾的他虽然避免了兵灾和割地,但却要向曹操赔偿数额庞大的钱粮财帛,如此,徐州六郡的老百姓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陶谦可以说是一个老好人、老实人,他的优点是明显的,宽仁温厚,但缺点也是明显的,慈软暗弱,并且不善识人、用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闿,如此一个贼心不死、贼性不改的贼子,却被他给予信任和重用,由此可见他的“老眼昏花”。在陶谦的治下,有人被他用得很好很成功,比如下邳国人陈登,此人文武双全、学识渊博、智谋过人,陶谦用他主管徐州农业,使得徐州农业生产得到很好的恢复和发展,粮食丰收、百姓富足,州内从未发生饥荒,有人被他用得堪称败笔臭棋,比如他的同乡人笮融,此人性格贪婪而残暴,陶谦却用他担任下邳国的国相,还主管下邳、彭城、广陵三郡(国)的运粮事务,他趁机中饱私囊,侵吞了大量的钱粮物资,同时,此人笃信佛教,滥用民脂民膏修建豪华佛寺,铸造金铜大佛,招纳教众信徒数以万计,其排场之奢华、场面之宏广、气势之雄伟、耗费之巨大都是举世无双的。
毫无疑问,笮融这种硕鼠浪费了徐州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另外,徐州由于从黄巾起义开始,全州局势就比较平稳,没有被大规模的战火所波及(只是偶尔地有黄巾军余党窜入境内作乱),因此,当地的豪强势力没有受到战乱的冲击和打击,始终都是根深蒂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位居全国前几大豪门之一的麋家,麋家的财力不逊于甄家。如此可以得知,在徐州境内,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众多豪强。既有这么多的豪强,自然而然,社会财富大部分都被这些豪强给占有了。
一方面,徐州有笮融这种人铺张浪费财富,另一方面,徐州又有众多豪强霸占大部分的财富。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陶谦想要向曹操赔偿那么多的钱粮财帛,徐州的老百姓自然就要受苦了,毕竟,陶谦不太敢跟豪强们索要钱粮财帛,只得加大针对普通老百姓的赋税,从而使得徐州境内逐渐地民怨四起,最终激起了一场场民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陶谦对徐州军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军,他此举出自三个原因:第一,他得到了孔明的承诺,认为“徐州以后若有什么兵灾,可向青鲁求援”,自然而然,徐州军自身就没必要保持现有的这么多兵力了;第二,徐州欠下曹操巨额的钱粮,裁军可以节约开支,减轻民众负担;第三,“张闿事件”让陶谦对徐州军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尤其那些投诚的原黄巾军头目,被他彻底地不信任了。
陶谦裁减徐州军的本意虽然是好的,但却可以说是一记昏招,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被他裁撤的徐州军将兵一下子没了饭碗,特别是那些投诚的原黄巾军成员,要么落草为寇、啸聚山林,要么揭竿而起、攻城略地,致使徐州境内治安大乱,徐州军本就战力不高,又被裁减,从而愈发地无力镇压。
次年(西元192年)四月份,下邳国人阙宣发动暴乱,聚集被裁撤的徐州军士卒、抗议苛捐杂税的平民达万人,攻占三个县城。陶谦派遣部将曹豹、曹宏前去镇压,打了一个多月,耗费了大批钱粮,不但没有取得成功,贼势反而越来越大。
就在陶谦被这个内忧搞得焦头烂额时,更严重的外患也出现了,一时间,徐州内忧外患。
徐州的外患来自徐州西南边的袁术。
袁术此时已经坐拥豫州南部和东部、扬州北部和中部,割据两淮(相当于后世的安徽省、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江西省北部),实力日增,势力日盛,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三国之苍生至上】最新更新章节〖第121节 徐州求救〗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10/21067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