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三党建立共汇洛阳(1/2)
随着第一批武将的毕业,基本上高中级武将已经得到了回炉。>
但是培训依然没有结束,接下来的日子里,军校6续会有五百人为一批的低级军官前来就读。在这一次,谢信没有单一讲解民族主义,也没有特意培养他们的民族主义,只是专心的给他们上军事、谋略方面的课程。
所谓上层意识影响下层思想,有那一批民族主义狂热者的带领,就仿佛数百只整装待的狮子统领一群绵羊,总有一天这些绵羊也会成为一只狂热的狮子,况且他们本身也不是绵羊,而是一群狼。
第二批的低级军官足足培训了五个月,毕竟需要教授的东西比较多。为了加快知识的灌输,谢信还专门让准教师们,每人带上十个人,专门为他们解惑。他们教学能力或许还不足,但解惑却还是可以胜任的。
当然,时间不会因为这两批军官的培训而停止,这武大臣。可见其中一点民.主都没有,而大家对于党派这玩意,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最多提出一个大致的执政方向,却是没办法确立下来。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大家都还是对这个政体的实现,保持着一定的怀疑态度。在这个政体没有完全落实,并且证明有着实在的好处之前,三个诸侯虽然名为三大党派,但其实还是保持着地方诸侯的特点,一旦有必要,就迅脱离整体,独立出来恢复原状。
可以说,能不能顺利度过第一任政府的任职,这就是三家势力,确定是否要真正彻底改变政体的评价标准。
新的政府名讳已经确定,名为大汉帝国。皇帝没有改变,依然是汉献帝刘协。刘协此刻感不感恩没人知道,但他若是知道自己不会像历史那样,被别人硬生生夺了皇位,那应该会大感庆幸吧?
政体自然是君主立宪制,皇帝只有对大汉帝国的统治权力,几乎没有军权,而且行政权力被大部分限制住。
皇帝以下,设内阁一个,有十三个内阁成员。其中十二个暂时为三个党派的党员担任,每个党派派出四人加入内阁,而最后一个名额由皇帝担任。
但是遇到事关国策的重大决定,必须要有他前来参与,并获得过半数议员的同意,才能算是被确立下来的国策。
因为整个过程是公开的,而且还会把谈话录张贴示众,再加上参与议会的有四方势力,所以要互相勾结胡乱制定国策,那是不太可能的。
而每一年,皇帝有五次事关国策的一票否决权可以使用,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特权之一。
相暂时没有设置,只有在皇帝不打算再去管理政务的时候,才可以亲自在内阁任命一人为相。
在内阁之下,自然还设置了财政部、国防部等一系列部门,这些部门的部长和次长,按照谢信的说法,因为这几届的内阁都不是很民.主,而且三大党都有着专门的人才,所以最好还是三大党派轮流抽签的方式,把这些职位分出去。
待到他日国家能够真正实现民.主的时候,再由内阁进行选举产生三个备选名单,并把名单下给各地百姓进行选举,最终票多者可以上任。
当然,这个情况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说真的谢信也没有底。
不管如何,政府的基本框架是要先搭建起来的。而国都的问题上,洛阳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这里是三家势力的交汇处,而且还是东汉的都。
皇宫被迅收拾了出来,内宫成为皇帝的居所,而外宫则作为内阁议会使用。议员们其实就相当于昔日的朝臣,只是他们的上班时间,改为整天都在大殿那边上班,商议各地政策的制定方案,到了晚上下班才会离开皇宫。
当然,不管是什么情况下,内宫是皇帝的居所,所以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任何人不准以任何借口,私闯内宫,否则会被视为对皇帝的不敬而斩。
如今都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汉末超级书院】最新更新章节〖第374章 三党建立共汇洛阳〗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02/20261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