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入朝面圣(2/3)
持有此令,假如以后,薛仁贵为非作歹,哪怕是犯下滔天大罪,亦不能杀了他。当然,薛仁贵也非好恶之人,在唐王的思量之下,觉得在理,便点头答应“褚爱卿所言,甚是有理,故朕采纳其谏言。”
“薛仁贵上前听封!!”
言归正传的时候,唐王也不再以谦逊的言辞称呼对方,而是要直言其名讳。
“臣在!”
“爱卿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其功勋无人可匹敌左右,一路扫北,荡平西凉,讨灭逆贼,故朕决定颁下一道诏令。”唐王说道,“世上没有杀薛仁贵的刀,没有绑薛仁贵的绳,不能在薛仁贵府上拿人。”
刀和绳,乃杀人必不可少之物,今此说之,已经代表了一切。
薛仁贵得到此诏令,便意味着他有着‘不死身’,大唐帝国没有任何人能够杀他,即便是后世之君,也决不能违背先皇君令。
有了他,且不说有用否,当世之上,能够得此殊荣,已经说明了唐王对于他的喜爱。
薛仁贵叩头谢过唐王之后,先是起身来,随后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一言,方才不曾言语,今此想要告之,请陛下恩准。”
瞧他说的这般严肃,唐王觉得好奇,群臣亦觉纳闷,朝堂之上,广纳贤言,又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朕设朝堂只为议论天下事,既在朝堂上,又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尽管说来便是。”唐王豪爽地说道。
薛仁贵有着他自己的考量,况且李牧尘的事情,他未在上表的奏折中提及半字,就此开口言之,恐怕引起众臣的哗然议论,实为不妥。
又是沉思片刻,薛仁贵蠕动唇齿,才敢鼓起勇气说“陛下有所不知,在此次扫平西凉的过程中,帐下有着一位白袍小将立下汗毛功劳,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冲锋陷阵,他永远走在第一线,可以说他的功劳完全不亚于微臣。”
“哦?真有此事?”
薛仁贵没有直接道出‘李牧尘’这三个字,而是曲折迂回,才用委婉的手段说“陛下且听我慢慢说来。”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薛仁贵娓娓道来,将李牧尘的经历与他们分享,讲述着他从军营到今天,足足用了一年的时间,从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兵成长为军中万人敬仰的少年将军。
自始至终,对于他的名字,薛仁贵闭口不提,只言其事。
李牧尘军队成长史,绝对可以写成一步长篇军旅题材的,他的成功将激励无数后来人。
在攻打西凉的过程中,李牧尘依靠着无双的智谋,及过人的实力,一次次杀入敌军,身先士卒,不惧生死,为此次攻打西凉立下了汗马功劳。
薛仁贵侃侃谈来,不觉任何疲累,而众人亦听得仔细真切,他描述的场景,好似身临其境,将众人代入那西北的战场上。
过程中,唐王听得心跳澎湃,热血沸腾,待听完薛仁贵的讲述后,李世民激动地说“世上当真有着此等天才英年吗?”
“有!”薛仁贵说道。
“哈哈!我大唐人才辈出,就连老天爷助我大唐千秋万载,一统华夏四海。”李世民高声说道。
“不知这位小将军人在何处?可否带来朕瞧一瞧?”
李世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识一下被薛仁贵耗费无数口舌赞扬的白袍小将,到底长的什么模样?到底是俊是丑?是高是瘦?是矮是胖?
能够被薛仁贵不惜着大量言语谬赞的后辈,想来绝不是普通之辈。
“此人正在宫门外等候传唤,只不过……”
唐王不解地问“只不过什么?”,今此,薛仁贵说话总是含糊不清,不肯一次性说明白,跟从前的他完全不一样,也不知他心里面在盘算什么?
绝非薛仁贵胆小,而是‘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生之回到唐朝当王爷】最新更新章节〖第559章 入朝面圣〗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02/202209/55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