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难民入京都(2/3)

李牧尘端坐台下,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仿佛与自己毫不相干,闭目养神,不为外界所动。

刘明和等着就是西凉王的这句话,他说道“回大王,难民自天水郡而来,之所以会涌入国都正是因为当地官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日子苦不堪言,加之田间米粮皆被官府强行收走,苦于无奈,百姓们集体涌入都城。”

各地贪官污吏,无论是大唐还是西凉,西蜀还是吐蕃,又或是西域、突厥,但凡有着为官者,必然有着这类人的存在。

只是,西凉王关注的点而非如此,有三个字吸引了他的注意,问道“天水郡?!本王似乎有些印象?”

刘明和说道“大王可曾记得三年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只身一人,前往国都告御状。”

“对对对,恰有此事,当时本王依稀记得,那位老人家身着褴褛,拄着一根木棍,不远千里而来,鞋子都磨破了,脚上全身血,脸色苍白如蜡,行色枯槁如柴,好像是为了给死去的儿子伸冤。”

“本王真是好记性,不错,那位老母亲的儿子被当地恶霸打死,被打死之人的父母前往官府讨还说法,怎知恶霸勾结乡里官员,竟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受害者的父亲,以诬告罪名活活杖责至死,那位老妇人为了给儿子和丈夫伸冤,便是只身来京城告御状。”

三年前,此事可谓是轰动了整个凉州城,凉州百姓们纷纷为那位痛失丈夫和儿子的老妇人同情可怜,并帮助那位老妇人告御状,本以为可以伸张正义,最后却是不了了之。

西凉王又问道“怎么?爆发难民之事,与三年前的老母亲又有什么关系?三年前,本王已是派人彻查,难道挑事之人乃是那位老人家?”

彻查?!

好一个彻查,西凉王哪里知道,如此天大的冤情,他交由刑部尚书彻查此事,刑部尚书私收贿赂,最后以一个证据不全为由,将案件压了下来,随后归入卷宗就此结案。

而那位老母亲被返送会家乡的第二天便是无故的死了,其中幕后的黑手,已是不言而喻。刘明和并非是圣贤之人,亦非为老百姓鸣冤的人,这么做,全部是为了铲除文暄王党羽。

当然,过程中不免有一些正义之举。

当刘明和将此事的缘由始末详细说来之后,闻言之后,西凉王勃然大怒,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门道呢?

为了让西凉王的怒火更盛从前,刘明和继续说道“大王,此次爆发难民之难,真正的源头便是三年前被告御状的天水郡太守,这些年来,他中饱私囊,敛财贪污,搜刮民脂民膏,使得天水郡百姓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而当地不乏想要进京告御状之人,可下场无一例外,第二天惨死家中,其惨状令人无法直视。”

西凉王反问道“这种人为什么不革职罢免?留其位上于国于家皆为必杀的蛀虫?”

哎!

听得刘明和哀叹了一声,西凉王又问“不知刘爱卿幽怨何事?”

“大王有所不知啊!那天水郡的太守背后为他撑腰的人可是不得了啊,来头可大着呢。”刘明和说道。

话已至此,文暄王李暄和刑部尚书周玉金,二人皆是一沉,心脏猛地一跳,额头上皆是流出了雨点般大的汗水。

李暄抹掉了兵部尚书的所有罪证,正当得意之际,疏漏了刑部尚书。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只因李牧尘总是在他的耳前阐述兵部尚书的重要性,故而忽略了周玉金也是情理之中。

文暄王如何不懂得刘明和的心思,沉思机会除掉刑部尚书!!而难民一事,便是他挑起整件事的契机。

西凉王震怒“什么人敢为这种罪大恶极的人撑腰,说出来,本王定饶不了他!!”

“臣……不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生之回到唐朝当王爷】最新更新章节〖第491章 难民入京都〗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02/202209/48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