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原局势(2/2)
上次剧情的延剧,仙官令给自己的离开安排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现在整个中原五分天下,北辽、西秦、南越、东吴、中明,我延平郡王府制霸海洋。原沐王府黔国公沐天波借我水师之利,率精兵兵出云贵,直插满清老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旅顺、盛京等地,然后出兵强占山海关,堵死了满清北窜之路;”
“原平西王府兵分两路,一路从昆明至汉中、终抵咸阳,另一路兵过常德、岳陵、夷陵,尽占八百里秦川,然后兵锋转西,过天水,兵发四川,占尽四川天府之国,以此两地为基,自封秦王。”
“平南王府从广州起兵进击桂林,兵发衡阳、长沙与平西王府部会师岳州后攻占武昌,兵锋直指襄阳,占据襄阳后尽占江东六郡,以此为基,自封吴王。”
“靖南王府从福州起兵,兵分两路,一路吉安、南昌,另一路直取杭州,双路其下,最终攻占金陵,自封越王。原三藩占尽了长江以南之地,清剿完长江之南的清兵后慑于将军的威名,不敢过江,而是就地布防。”
“山东、河南、河北等整个北方,自长江之战后,满清精锐兵力尽失,朱三太子亮明旗号,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一时间从者云集,朱三太子猛攻北京,奈何朱三太子确实没有什么指挥才能,数十万人围攻北京城,围攻了数月愣是攻不下来,无奈之际只得向我延平郡王府借兵,此时郑克臧世子已经登上了延平郡王府的宝座,但内部有夏太后掣肘,根本分不出兵力前来,只得委派将军手下郑啸风部前来。”
“郑啸风部借船坚炮利,从天津卫入海口上岸,凭火器之利,三日之内就破了北京城,朱三太子对满清恨意滔天,然后公然纵兵屠城,将满清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一个满人也没有放过,全部杀了个精光,甚至连留在中原的蒙古人也屠了个精光后才罢休,然后登基为皇,复用国号为明,名义上是天下的共主,但他的命令也只能在中源地带才有效……”
“不过朱三太子打仗不行,内政倒是把好手,这也许跟他颠沛流离的经历有关,他清楚地了解民间的疾苦,处处为民着想,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中明帝国倒是恢复的不错,现下的格局是南北对峙,北方以明帝国,辽王为联盟,南方是以三藩为联盟,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暗地里却是激流涌动,我延平郡王府名号不变,也不加入任何一方,严格按将军的意思,制霸海洋,不参与陆地上的争锋。”
“北辽兵强但人少;中明人多富足兵弱;西秦兵强马壮,但没钱;东吴水师强大,陆战不足;南越兵不强、马不壮、水师也不行,但是有钱,现下就是中原的格局。而将军手下郑啸风部最初确是按照将军的指示攻占倭国,倭国虽然兵力不强但疯狂地抵抗,而且忍者强大,多次暗杀我军重要将领,我方损失惨重,无奈之下,啸风部才撤离日本本土,一路向南,占尽南海……”郑孟娥侃侃而谈,将中原的局势讲的清清白白。
杨烈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中原的局势却是如杨烈之前所安排的那样五分天下,只不过由于延平郡王府的存在,尤其是郑啸风部牢牢地制霸住了南海,将这五方诸侯死死地堵在了大陆之上,而平西王府也就是秦王府还算聪明,占尽地利之势,西征,攻占了四川天府之国,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在杨烈的思考之中,杨烈所在的舰队悄无声息地逼近了郑啸风在南洋马六甲海峡所设立了的水寨。
(本章完)rrrr();
本章已完成!请记住【位面仙官令】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章 中原局势〗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01/201545/15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