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奇趣民俗,少年心思(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
第一百四十七章 奇趣民俗,少年心思
外头的脚步声渐行渐近,夹杂着低声寒暄。敬请记住我们的网址比奇說。
大郎探头往外看。
耳边就响起翠花有些意外的声音,“是李二叔家的广余哥,还有李三叔家的广年哥。”
李三叔家指的是杨家对门李长贵家,大郎恍然大悟,蹬着腿跳下椅子,扯了扯本就平整衣襟,规规矩矩站在桌边。
杨彩芽领着李广余两兄弟走进帐房,进门见大郎这幅正经模样不由一愣。
大郎已经上前一步,抱手行礼,“广余哥,广年哥。”
李广年长得像长贵媳妇,大郎睃了二人一眼,一叫一个准。
杨彩芽和翠花相视一笑:大郎这点随柳氏,内外分的十分清楚。对着自家人怎样闹腾随意都行,在外人跟前礼数周全。
李广余和李光年忙笑着还礼,心知这是杨家二房长子,见大郎虽年幼却端庄有礼,自有一股读书人的清朗做派,不由心生好感,温声和大郎寒暄起来。
翠花已经搬了椅子分好茶,请众人重新落座,问道,“怎么一大早来了北坊?不是特意来我家吃早点的吧?”
南坊珠翠绸缎各式铺面过节正是赚钱的时候,自然不关门放假,像李广余兄弟所属的工匠铺这类手艺铺子,除了留伙计在铺子里卖成品,其他匠人不分师徒也放一天假。
是以李广余二人特意一早找来,才让人觉得意外。
大郎闻言便将菜碟推到二人跟前,尽地主之谊的介绍新菜,请二人用早点。
李广余二人也不过多客气,各样尝了一口,赞叹几声才起来意,“我们过来是跟彩芽讨个日子。你们家定的书架椅子已经做好了,这几天天气好已经晾晒完工。今天又是节日,怕你们开店忙,大早就赶紧过来问一声。要是方便,最好这两天送过去,等过了中元节雨水就多了起来。”
过完七夕再过八天就是七月十五中元节。
杨彩芽眼睛一亮,笑道,“那就定明天。”
她已经有半个月没回过杨家,用作书房绣房的南房就等着搬进新家具,还没正经收拾过——忙过七夕铺子稳定下来,她正好回家好好拾掇一下南房,食肆后院到底比不上杨家有归属感,她真是想家了!
“麻烦你们明天一早送来,验过没问题我就把余钱解了。”杨彩芽几乎有些迫不及待,冲大郎挤眉弄眼,“摇椅做成了,下回你回来书房就要焕然一新了!”
大郎却是哀叹,嘟囔着怎么每次家里有事都没赶上他放假——明天还得回书院,晚上过完节大郎就歇在食肆后院,明早去书院也近便。
众人一阵笑,李广余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木匣子,放到桌上也不打开,笑道,“还有一件事。这是我二伯母特意让几个侄子捉的,特意选了三只大的!给吴婶子和彩芽,翠花过节用。”
杨彩芽和翠花也不用看里头装的是什么,闻言恍然点头。
七夕女眷过节,除了要拜月吃巧果,“喜蛛应巧”和“投针验巧”亦是乞巧的两个重要环节——前者是捉了蜘蛛养在盒子里,次日看蜘蛛结网的疏密应巧;后者是准备五彩细线,对月穿针验巧。
李富贵媳妇知道吴氏三人住在食肆后院,怕她们铺子刚翻修洒扫过一时捉不到蜘蛛,特意帮她们准备了一份。
拳拳善意透着亲昵,杨彩芽和翠花也不提吴氏已经捉了三只蜘蛛,接过盒子笑着道谢。
一旁大郎肩头登时就耷拉下来,从包袱里的书册字帖下抽出个大同异的匣子,眼巴巴望着杨彩芽和翠花。
无独有偶,原来大郎昨晚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哑巴庶女:田赐良缘】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七章 奇趣民俗,少年心思〗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0/2070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