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40/www.sanjiange.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40/www.sanjiange.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850章 东洋馆里的中国国宝(2/3)_寻宝美利坚_三江阁

第850章 东洋馆里的中国国宝(2/3)

入朝,奉命纠察刑狱案件,升任起居舍人,安抚江州、淮州,以尚书吏部员外郎之职任三司盐铁副使,升任知制诰。

当时真宗听说亳州盗贼横行,就让李迪到亳州当知府,李迪明到任之后明察暗访,很快就平息盗贼。

于是又加官进爵,当上了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掌管永兴军。当时有个边帅曹玮,上疏请求增兵固防,真宗认为这个人很懦怯,要砍他的脑袋。

李迪替这曹玮力争,说他有勇有谋,乃忠臣良将,他日定能边关奏捷,后来果然应验。

到了仁宗被立为皇太子后,寇准被奸臣丁渭诬陷罢相,真宗欲以李迪为相,李迪坚辞不受。真宗任命李迪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当时丁渭专权,排除异已,李迪被罢相,到郓州当知府,几乎被迫害至死。

史称此时“朝中正人为之一空”,甚至民间还有这样的流传:“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后来丁渭垮台,王曾为相,李迪起复当上了秘书监,到舒州当知府。太后病故,朝廷重召李迪为资政殿学士,判尚书都省。不久,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景佑中期,李迪被吕夷简排挤陷害,罢为刑部尚书,到亳州当知府。当时元昊攻打延州,宋军损失惨重,李迪自请戍边,仁宗不许,命李迪为彰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调知青州。

次年,驻守本镇,李迪请求告老回乡,被封为太子太傅后致仕,回到了濮州。

公元1047年11月1日,李迪病逝于家中,享年七十七岁,仁宗追赠李迪为司空、侍中,谥号“文定”,并亲自题其墓碑为“遗直之碑”,又改其所葬的邓侯乡为“遗直乡”。

这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画家李迪的生平,按照他的生平来看,其实他当画家不过就是个兼职,他主要的工作,其实是个政客。

但是他这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不光是宦海沉浮,几经起落,不过最后的结局还算不错,而且在民间的口碑也非常好,最后还落得个忠臣良相的好口采。

这样的生平,就给他的画作加成了不少。

再加上他这副《红白芙蓉图》质量确实上乘,所画红白芙蓉各一幅,线描技巧方面,非常有有黄筌的画风精神。

而且画图造像描写极为写实,在中国历史上属于非常罕见的风格,在用笔方面也非常讲究,笔锋纤细且色彩层次微妙,这样就让这红白芙蓉富有情趣,对余白的画面空间完美的利用,也让征服作品显得更加的自然而静谧。

这样风骨和独具特色的花鸟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都不算多见,更何况还是如此这般的精品?

再加上历代名人,和圆明园的收藏,就更是让这幅画的身家提升了不少,所以日本鬼子把这幅画评为日本国宝,倒也算他们有眼光的。

只不过今天,这幅日本国宝,就要回家了,回到他原本所属于的地方,不在回飘零在这异国他乡,被这些日本鬼子来亵渎了。

这幅画的防守可以说非常的严密,厚重的玻璃罩,还有钛合金的铁丝,外加上多个各种类型的探测器,摄像头什么的。

不过被掐断了电源,这些电子监控设备,就难不住金沐晨了,砸碎玻璃罩,剪断金属丝,很快这件名家画作就被他收入了囊中。

金沐晨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继续向前,接下来这幅,也是被日本人评为是日本国宝的一件名画。

这幅画就是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了,展出在这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潇湘卧游图卷》,其实只不过是原画卷中的一部分,大概也就是三十公分长,三十三公分宽而已。

这幅画的作者,其实并不是叫做李生,而原本应该是一个姓李的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寻宝美利坚】最新更新章节〖第850章 东洋馆里的中国国宝〗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0/20070/85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