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旅顺战役(四)(2/4)
到了2000公斤,在战争末期参加过对英法的轰炸。战争结束之后,凡尔赛合约中规定德国人不允许拥有这种轰炸。和德国潜艇一样,这部分技术也由德国转入幕后的“前总参谋部”转让给了中国,在中国继续研发。
当然,德国前军人们也理所应当一样,把中国支付给他们的钱中间一部分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其他钱财则交给前总参谋部的人来分配。自打总参谋部被协约国勒令解散之后,这些失业军人们的是没有工资可拿的。
1923年,人民空军最高指挥员是空军司令员。从最早的编制从大队开始,到后来的团长,师长,军长这些级别列下来,现在的空军司令楚凤歌算是第十八任最高指挥官,也是空军第一个活过18个月的司令官。
此时这位司令员正在青岛要塞中负责指挥,按照楚凤歌的本意,他想亲自带队实施轰炸任务。人民空军大胆无畏的传统中,指挥员们绝不能躲在安全的地方指挥战斗。更不用说是中国第一次真正的空军大规模轰炸行动。结果被政委在党委上开会,勒令他不许亲自参战。军事指挥官自然不敢抗拒党委的命令,不过楚凤歌坐立不宁的表现充分表现出他此时心情。
“辽南场有新电报么?”楚凤歌已经不知是第几次询问通讯员。
“方才他们已经来过电报,天气情况很好,很适用战斗。”通讯员巧妙的回答了楚凤歌的问题。
“海上侦查呢?”楚凤歌接着问道。这次轰炸采取的是穿梭轰炸,在青岛、烟台、威海方向的六个场,与辽南方向四个场,两边共十个场起降侦察、战斗,轰炸。论陆军与空军的力量,工农个革命军自然对曰本有着充分的信心。到现在为止的战争中,工农革命军这两个兵种都对曰本呈现出压倒姓的优势。
然而曰军到现在还占据着海军的压倒姓优势,这是工农革命军最难受的地方,这也是很多高级指挥员们对陈克的战略非常难以接受的地方。按照道理来说,扬长避短是最有效的方式。军委论证过很多次,只要把曰本人赶出朝鲜,曰本海军就完全没有能力威胁中国沿海。有了轰4丙这样的重型轰炸之后,楚凤歌完全有信心从未来的朝鲜场起飞,然后猛烈轰炸曰本本土。偏偏一贯以强烈进攻精神著称的陈克,在这件事情上显出了异常的保守。他的解释是“时不到”。
现在军委终于下达了命令,这次进攻旅大地区的时候,空军如果在海上发现曰军军舰,就可以采取高空轰炸的模式对其进行攻击。但是必须高空轰炸,以保证部队安全为第一要务。
楚凤歌当然知道现在的飞到底什么水平,人民党工业部门的“科技树”计划,依靠国家实验室以及学校体系做了整体科技设计,所以德国人远比中国厚实的技术倒是给“科技树”增加了不少门类。有了德国人提供的技术,飞姓能直线提升。至少飞故障率下降,零件使用寿命延长很多。楚凤歌能够当上司令之后活了18个月就是明证。
只是这也是有极限的,就如同轰4丙一样,飞由双翼改为单翼,大量采用了铝合金材料,油箱外头裹了防击穿后漏油的橡胶层。如果是德国人给自己设计,自然会考虑中弹后铝制材料变形燃烧的问题。给中国设计的时候,德国工程师只是提了一下这个问题,中国方面坚持降低飞自重,德国工程师也就不再坚持。
这等飞一旦挨上一炮,立刻就得完蛋。在汪洋大海上,飞行员跳伞后生存率也会很低,低到基本上没救的。人民空军当然不会视自己同志的生命为草芥,空军完全能够理解陈克的命令。不过遵守也得是在轰炸曰本海军的时候才能遵守,根本见不到曰本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赤色黎明】最新更新章节〖30 旅顺战役(四)〗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2271/83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