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入学率(三)(2/5)
每一个角落。有些同志在合肥市区已经待了五六年,少了也待了两三年。我当兵的时候多次经过合肥,那时候合肥市区才多少人?五万人了不起了。而且这五万人里面,大多数都是居民,还有来这里打个零工,讨口饭吃。现在光咱们安徽师范学院连老师带学生,加上附属中学,附属小学,一共有都少人?五千人。这五千人全部在政斧里面造册。有名有姓,包括未来他们干什么工作,几乎也都给安排好了。合肥驻扎了一个师,两万人,这两万人更是党让他们干什么他们立刻就干什么。光这就两万五千人,而且完全在政斧的控制之下。咱们不用往太久说,六年前我们攻克合肥的时候,那时候合肥的五万人,能有多少人在政斧如此强有力的控制之下?能有三千人就了不起了吧。”
数字和现实面前,任何想象都会被轻易极快。听着徐光才的话,安徽师范的老师们一个个不吭声了。
“现在合肥市区人口将近十五万,而且都在政斧的管理之下。原本的五万人被吸纳进社会管理体系里面,多出来的十万人完全都是被政斧安排进来的。他们在干什么?都在工厂,铁路,港口,各种科研单位与社会服务单位工作。同志们是工业体系下的教师,你们也是整个大工业体系下的一部分。这么十五万人,我们的目标说起来很简单,让他们拥有初中文化水平。原本一个私塾,就教育那十个八个人。安徽全省才几个私塾?往顶天了讲,一万个!满打满算能教育十万人。按照那方法,整个安徽的私塾连合肥市的这些人口都教育不过来。陈主席当年从安庆请了几百女学生回来,有人说陈主席太霸道。有人说陈主席离散人家骨肉。但是这些老师按照两百人算,语文、数学、自然、美术、地理。一个班教五十个学生。按照工作了四年计算,正好教出一批小学毕业生。这就是一万学生。就算是那帮读书当了官的家伙,放到咱们现代的社会里面,就算是他们熟背四书五经,工厂里面招工的时候还不要那帮不知道自然科学,不懂得打算盘,不懂得小数分数和加减乘数的读书人呢。就算是安徽原来有一万私塾,一个私塾也就那么一个先生。二百女学生教育出来的学生就是一万私塾先生的十分之一。有两千女学生,就顶得上那一万私塾先生。就是说一个女学生顶五个私塾先生。”
洋洋洒洒的把当前情况向教师们讲述清楚,徐光才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很尊重女老师,因为在现代的工业体系下,一个女老师就顶五个私塾先生。只要在这个工业体系下按照制度,按照规定要求干下去,大家都比以前旧制度下要能干五倍,十倍,甚至更多。所以我们聚集教育体系劳动者的段是可以批评的。但是这些批评不能站在旧制度的立场和角度来批评。因为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我对教育体系的看法完全服从陈主席对教育体系的看法。新的工业体系下的教育系统,就是要把社会体系内的人教育成符合工业体系的劳动者。工业体系有工业体系的道德、文化、情艹。这不是建立在反对或者支持旧体系的一套东西,而是一套全新的东西。”
没人吭声了,徐光才已经清楚明白的讲清楚了当下的问题以及方向。如果吭声就只有赞同或者反对。当下的老师都是读书人,让他们当面赞成未免让他们觉得是“面谀”,以他们的道德来说,是坚决反对的。这些人既没有胆量反对,也知道自己无法系统的提出反对的理由与方案。
在与会者的脸上扫视了好几趟,徐光才收回视线。陈克在党内多次强调,对于这帮旧时代的文人不用抱什么幻想。凡是不肯踏踏实实劳动,反倒认为自己认几个字就该指点江山的,立刻开除即可。陈克的原话相当的不客气,“对于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要尊重他们。对于旧时代的文人,也得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个人尊严。不过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赤色黎明】最新更新章节〖十七章 入学率(三)〗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2271/57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