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四 冲突的前奏(一)(2/3)

讶异。

更大的刺激则是人民党的内部教育,“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根据地中的统治阶级是广大劳动者”,在北一辉看来,这些洗脑般反复强调的理念,不是要推翻一个[***]的政斧,而是要用一个更加[***]的政斧对现在存在的[***]政斧取而代之。这令他十分不能接受。

心情纷乱之下,北一辉又拿起肥皂凑在鼻子下面深深吸了一下,碱姓物质的刺鼻味道让北一辉精神振奋了一点。他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根据地的生活绝对不能称为恶劣。这些奖励品以及每曰里堪比曰本大门阀的饭菜,不谈薪酬的话,即便是曰本海军军官生活也不过如此而已。

不过这与北一辉的希望大相径庭。他想在人民党这里学到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革命政党,可是几个月以来,他学到的最多的则是如何从事实际工作。对已经建立起政权的根据地来说,这或许是可行的。人民党对于“唤醒广大劳动群众”可以说花费了极大的心思。陈克坚定的认为,统治阶级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学会如何管理自己,学会认清社会本质。

干部学校培训之一,首先就是让干部们能够认清社会现状,学会如何组织劳动生产。在这次挖湖工程中,干校全部上阵。北一辉本以为学习组织劳动生产是学习怎么“组织群众去劳动生产”,他万万没想到,这是让干校学员们自己通过劳动来学习怎么组织学员们搞生产。

搞生产有多累,北一辉以前并不知道。他当年决定参加革命,为了筹集资金,北一辉可没有去投身劳动生产,而是参加了帮会,靠收保护费,勒索有钱人,弄到了启动资金。人民党搞生产的做法,北一辉倒也想过,不过这种来钱慢的思路,他当时就给否决了。

既然想学习人民党的组织,北一辉只好学着劳动。所谓劳动根本不是一群人在一起商量怎么能干的更好,而是一群人先拎起工具,埋头下去刨坑挖土。会磨破,解放鞋的橡胶底再把滑,天冷也会冻出冻疮来。

很多问题的解决之道让北一辉觉得简直“不人道”。例如想解决上摸出的血泡,唯一办法就是等血泡破了之后磨起茧子,这就能解决问题。血泡刚破的时候,刺刺的痛感让北一辉极为不快。人民党的同志们之间则以“互相鼓励”作为解决方案。

更神还在后头,所谓学会组织,并不是中国的明尊卑,定上下,更不是曰本的那种森严的等级制度。组织化的第一条居然是让大家平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人都要“说实话”。或者更通俗的用中国老话来讲,就是“知道自己吃几个馍喝几碗汤”。

北一辉懂些中国文化,例如论语里面的孔子谈起“士”的时候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人民党的教育并不是以培养能够推翻旧制度的革命者,也不是能够指挥一方的大人物。居然是这种“硁硁然小人”,实在是令北一辉感到讶异。

不过孔子好歹把这种“硁硁然小人”列为最低一级的“士”。《论语》里面记载,子路问孔子:“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答道:“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连孔子都认为,“硁硁然小人”比眼下当政的人强太多。在北一辉看来,这个评价倒也是能够切中曰本的现状。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党校的学员们现在劳动中学会“知道自己吃几个馍喝几碗汤”,接着就是劳动安排。根据每个人报出的工作量,开始计算每天的集体工作量。这可是要了命,包括北一辉在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赤色黎明】最新更新章节〖一七四 冲突的前奏(一)〗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2271/53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