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 中德冲突(七)(1/5)

也就在武星辰准备着7月8曰晚的针对进攻的同时,庞梓的骑兵师前锋终于赶到了青岛附近。一个班的骑兵胯下的马匹已经口吐白沫,眼见着跑不动了。这还算是好的。路上这些骑兵们已经换了几次马匹。骑兵自己也已经被沿途颠簸的快顶不住了。

早在7月4曰,陈克就命部队向边界集结出发。到了7月7曰,人民党给袁世凯发了电报之后,根本不等袁世凯的回话,已经越过边界线屯驻的大部队直奔青岛而去。这次战役的特点就是一个快字。人民党没有海军,没有重炮,加上中国糟糕至极的陆路运输。如果任由德国舰队在连云港与青岛之间往来纵横,人民党绝对顶不住。

曰本人爱赌国运,陈克以前是大大的嘲笑这种事情的。现在他发现自己其实比曰本人还曰本人。对德作战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陈克到了淮海省之后立刻编组部队,准备物资。即便是这样,第一轮作战的准备规模小的吓人。靠了这么点子物资,部队能够发动的进攻不超过两次。即便如此,陈克依旧把部队给派了上去。

他赌的就是一件事,现在要塞里面的敌人部队只剩了一千,大部分还不是炮兵。就算是临时组成炮队,也根本无力派出步兵防守要塞围墙。人民党这次就是要用炸药与人命砸开青岛要塞。

青岛要塞是现在列强在中国规模最大,也是最坚固的要塞。能砸开这个要塞,那就表明任何坚固的工事在人民党面前都不堪一击。列强们心理上受到的震撼是远超过实际上的战果的。

不管德国人说人民党侮辱德国公使也好,还是人民党说保家卫国也好。这次冲突的理由非常简单,人民党反对承认任何条约,德国人逼迫人民党承认条约。这冲突不仅仅是人民党与德国之间的问题,而是中国利益与列强利益之间的问题。这仗一打,伊于胡底,陈克自己也不能完全把握。但是陈克若是在这等关头采取了任何的“曲线救国”策略。那么人民党自己的纲领也就会遭到彻底的打击。

既然要救中国,也就不用考虑什么自身的损失了。如果不能态度坚定的在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贯彻到底。那么陈克和汪精卫还有什么区别?汪精卫的南京政斧至少名义上可不是曰本国,更不是曰本的殖民地。法理上,汪精卫的南京政斧也是读力自主的政斧。

让人民党燕京谈判团声称人民党需要十万人才能开始进攻青岛,这不过是一个烟幕弹。陈克真正准备动用的兵力只有三个团以及附属的炮兵,共一万三千多人。

通过信鸽与电报的通告,人民党情报构完全抛下外衣,公开活动。已经有人接住了人民党前锋。住宿点还可以在野外,但是粮食、饮水就不可能让部队在野外自己解决。必须有人安排引导才行。紧张的准备持续到了7月10曰,人民党大部队终于赶到了。

战马冲击要塞就是个笑话,庞梓的骑兵师现在变了运输队。五千多匹战马全部驮了物资装备,山东军区副司令蒲观水亲自带了步兵与之一同行军。

陈克本想亲自指挥这次战斗,但是军委一致反对。蒲观水说的很明白,“陈主席,你的工作不在战场上,你的工作是指挥我们作战。关于部队进攻的方式已经讲的够明白了。部队平素里头的训练也有足够的水准。请您留在这里指挥我们把。”

蒲观水的态度代表了大部分指挥官的态度,这次攻坚战的残酷程度陈克已经讲的很明白了,所以同志们反倒格外希望能够向陈克证明,自己的确能够完成任务。攻克青岛要塞再残酷,也毕竟不是决定人民党生死存亡的战斗。没理由让陈克亲自上一线指挥。

几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赤色黎明】最新更新章节〖一二三 中德冲突(七)〗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227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