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男人头戴花(2/3)

南听了,却是低头笑笑,时迁随手从梅瓶中折下一只花插在鬓间:“

那个,那个倒不是着急,但一想到自己快有家室的人了,那就是大人了啊,大人了就可以做大人的事,免得戴宗大哥他们总拿我当孩子一样看着啊,”

“戴朵花就是大人了,”王震南看着时迁的样子扑哧一笑说道,

时迁摸了摸鬓角上插的话,“嗯~对了你们注意有,街上很多男人戴花的啊,,是不是很好看,”

“你们宋人真是奇怪,戴花都是女人的事,而今男人却流行起戴花了,好娘啊,”话成功的被时迁转移了,阿骨打这两天跟着王震南经常出门,也似乎发现了这个问,

“这可不是娘,当年宋真宗东封(到泰山封禅)前夕,分别任命陈尧叟、马知节为东京(首都)留守和大内都巡检使,封官完毕,宋真宗把他俩留在宫中宴饮庆贺,君臣三人头戴鲜艳的牡丹,喝到高兴处,宋真宗从自己头上取下一朵最名贵的牡丹,亲自为陈尧叟戴上,让陈尧叟感激涕零,宴罢出宫,一阵风扑面而,吹落了一片花瓣,陈尧叟赶忙叫侍从拾起,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还说:此乃官家所赐,不可弃之,郑重之情,溢于言表,而且戴花是中礼仪,凡圣节庆寿、立hun入贺、闻喜赐宴、祭祀天地祖先之类的活动中,人人皆戴宫花,而且花有生花与像生花之分,生花即时令鲜花,像生花是假花,由绢类织物制作而成,宫花属于像生花一类,是宫廷特制的赏赐品,什么身份戴什么花,什么级别戴几朵花,都是非常讲究、有明文规定的,”

王震南讲的典故时迁和完颜阿骨打都不曾听说过,想到宋人男子戴花还有这么多讲究,

“一骑红尘君王笑,人知是牡丹”,门外传王旁的声音,三个少年急忙起身相迎,

“爹,”

“岳父”

“王爷,”

“哈哈哈,震南说的好,以为你只知道兵书战策,想不到对典故礼仪还知道一些,”王旁笑着走进房间,

“爹,您怎么了,有事让人叫我过去就好了,”

“不碍事,忙完府上的事随便走走,听你这念念有词说什么戴花礼仪,说的好啊,”

三个人跟在王旁身后,王旁在桌边坐下,本他也是随便走走,今天乱点鸳鸯谱自己想想也觉得有意思,随意走到王震南的偏院附近,想到当年自己刚宋朝的时候也是在这院落,心中忽然有些感慨,便让下人传话,自己走了进,

“爹爹,刚刚您说一骑红尘君王笑,人知是牡丹,孩儿倒是不明白了,我只知道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人知是荔枝,因何爹爹将原诗词改了啊,,”王震南琢磨了半天,这会儿眨着眼好奇的问道,

“想听,,”

王震南点点头,王旁笑着让他们坐下,“当年宫中有个习惯,每年都会举办钓鱼宴,宴会上皇上会赐予大臣们鲜花,而且大臣的身份越尊贵,官职越高,所赐的鲜花就越珍贵,然而,珍贵鲜花难得,在运送京城的过程中又有保鲜等一系列问,这让当时的人们伤透了脑筋,宋真宗时代,洛阳牡丹闻名遐迩,姚黄、魏紫等牡丹珍品更是冠绝一时,但洛阳距京城两百多公里,以当时骡马帆舟等落后的运输条件,要把那些牡丹极品完好地送到京城,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此,洛阳留守们想尽了办法,比如,为了防止花瓣掉落,并做到保湿不干,他们把花放置于竹笼,在花的周围塞满了嫩绿的菜叶;为了保证枝茎的稳固,他们发明了“蜡封花蒂”的办法,即用蜡封好花蒂,花可数r不落;为了抢时间,他们还要求送花府校快马加鞭,昼夜兼程,以“特快专递”方式送达京城,以博帝王一笑,虽说只是一朵小花,却实在是一个十分艰苦的任务,”

王震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争宋】最新更新章节〖第123章 男人头戴花〗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2048/5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