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地方的应酬(2/3)

相的女婿李格非啊?!”

王旁一听李格非,离开惊讶的问道:“文叔也在扬州?他任何职?”

李格非王旁可是非常熟悉的,他即使父亲的学生,也是自己的好友。而且除了李格非是宰相王珪的女婿之外,王旁还知道,李格非会生一个女儿,就是大名鼎鼎宋代才女李清照。他和李格非有好几年沒见面了,沒想到在扬州能够碰上。

“我就知道,你肯定和他相熟,他现在不在扬州,但却管淮南东路的事。”

王旁现在对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已经十分了解,他知道宋朝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xx事”,高级官吏则称“判xx事”。以州为标准单位,多称“知x州军州事”。知州照例兼厢军正印职。除知州外,每州设“通判”一人,其地位类似隋朝通守。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牵掣一下知州的权力。

所以,王旁要办银行的事一定有知府和通判这些在地方上有威慑力的事,但在地方之上有一大区,称作“路”。路一级的机构和职官,有监司和帅司。沈括既然说到李格非虽不在扬州,却管着淮南东路的事,心中大喜忙问道:“他现在何处?是做何监司?”

沈括说道:“他所在到是不远,而且这几天就要到扬州來!你找他才是正对的人,如今他是在漕司,正是淮南东路的转运使。(漕司即转运司,长官称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就连知府和通判都要看他的脸『色』的。”[

王旁一笑,自古官大一级压死人,更别说地方和中央的差异。更笑,论古今,想做什么事,非就是一张关系网。自己前世虽沒有什么太突出的专项,但却在生意场打拼,早将这关系网看的透彻。更别说自己穿越到了宋朝,竟然给自己这么好的一个身份。刚來宋朝的时候年纪小,但结交一堆朋友,现在这些人慢慢都起來了,而且将來也都会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那这张大网中可是做起事來如鱼得水。

见王旁并不急于走,沈括忙张罗着给王旁安排住处,又亲自去请知府和通判來见。 这天晚些时候,沈括又派人到王旁的下榻处,请王旁到府上一叙,并说扬州知府和通判也都到了。

又见应酬,苏小妹嘱咐王旁少吃酒,王旁笑道:“这种应酬都是应酬不完的,虽说李格非是主漕司,但地方的人是万万怠慢不得。”

扬州府衙的后宅有大小不同的院落,宋朝官员走到哪都会有官邸,扬州大小官员的官痒,都处在府衙后面这大小院落群组中。王旁穿庭过院,心中不由感叹,比起京城只见庄严华贵的建筑,扬州的庭院园林,更多分精巧细致。隋炀帝为开运河三下扬州,尽管宋代扬州经历战火,但仍见亭台星布,堤柳如烟。远近的厅堂,亭观,塔桥在柳树遮掩下若明若暗。更显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别致。

王旁进入府宅,早有人传话进去,听说镇南王來了。房中的扬州知府与通判都从厅堂出迎了出來,见王旁迈步进了庭院,沈括招呼到:“來,镇南王,我与你引……”他说着指向一位老者:“这位,便是咱们扬州的知府”老者别看有六七十岁,但身份所限,见到王旁这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也得躬身施礼。“下官胡宿”

王旁忙扶住他:“胡知府免礼”口中说着,心里却想,这么大岁数怎么还沒退休呢?

沈括又王旁引另外一个人:“这位就是扬州的通判。”

这位通判看年纪四五十岁,也拱手向王旁说道:“在下王拱辰”

王旁一看这个王拱辰,心想这人我认识啊?!这人要是扬州的通判,以后的事还真未必好办。这个王拱辰,以前是翰林学士,也曾代理过三司使。但是说话办事总是不得仁宗喜欢,就比如说仁宗在位时期想行“庆历新政”,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争宋】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九十八章 地方的应酬〗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2/2048/29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