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同学之谊(2/3)

进入你们的视野了吗?h省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省级干部几乎都是在本省一直做官的人在任职,关系盘根错节,我需要从外面调入,你们中组部就按我们提的要求考察就行了。两人比较熟悉,蒋世清的话,胡以秋并没有感到反感,便笑着说,秦封同志也是一直在h省任职吧,你怎么不想把他调走?蒋世清马上说,秦封不一样,反正中央给我配班子,还是应当尊重我的意见为是。胡以秋没办法只好说,我们中组部可以考察,但中央同意不同意我可管不了了。蒋世清说这我知道。

胡以秋同意后真派人到司法部考察冯大刚去了,司法部长张敏见中组部突然考察冯大刚感到很惊讶,冯大刚并没有什么很深的背景,要提拔成副部级干部非常难,没想到中组部不声不响地就来了,直接告诉她是来考察冯大刚,让她做好相关准备。张敏只好奉命行事,对冯大刚也格外客气起来,昔日的同事见部里召开会议说是要考察人,大家都在猜测是考察谁,结果到会场上后,张敏讲完话他才知道是考察冯大刚。冯大刚也没料到这么快就会来考察自己,如果这次即使到不了下面任职,这次考察也是对自己有利的,将来起码可以作为一项政治资本为下一次提拔积蓄能量。

考察工作很顺利,由于张敏事先做好了工作,再加上冯大刚平时也没得罪什么人,大家都认为反正都是上面已经商量好的,你再反对有什么用,不知做个顺水人情,给冯大刚说说好话,以后见面好交往。冯大刚通过考察之后,胡以秋就把情况告诉了中央领导,蒋世清也跟一号首长汇报了此事,一号首长也没提什么意见,说只要适合就可以上。常委会召开的时候,果然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冯大刚没有地方工作经验,不宜到下面任职。胡以秋就做了解释,意思是我们在干部使用上可以大胆地有所创新,冯大刚同志虽然没有在下面任过职,不代表他就没有在下面工作的能力,如果我们拘泥于各种经验之中,不说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肯定会耽误一些同志发挥他们的能力,我可以试用一下,如果真不适应再进行调整也可以。胡以秋说完,一号首长就说,可以试一试,这是地方上的意见,要求配一名部委去的干部,而且是学法律的,法学博士,对我们当前进行依法治国将很有作用。

会议就通过了冯大刚的任职决定,同时也通过了李华涛的副省级提拔任命。通过以后,秦封就分别告诉了冯大刚和李华涛,二人自然是分外欢喜。说我们三同学一起聚一聚。秦封答应说好,为了避人耳目,秦封和李华涛悄悄来到京城,三人见了面,李华涛很久没见到冯大刚了,他没想到冯大刚会先他一步当上省委常委,但也没有什么抱怨的,冯大刚必定起点高,毕业后直接进了部委,而自己却只是进了省委,这次他当了省委常委也是好事,同学中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了。冯大刚见到秦封时上前作了一个夸张的拥抱,没有秦封他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提拔。吃饭的时候,李华涛问秦封冯大刚会任什么职务,秦封告诉他可能要任宣传部长吧。李华涛就问,大刚是法学博士,会不会任职政法委书记?现在提倡依法治国,让一个懂法律的人当政法委书记记我觉得应当是可以的。秦封看了他一眼,你这个逻辑不对,难道我们搞依法治国,一号首长也必须是学法律的?法律是个专业性东西,跟政治没有什么关联,政治上讲究的是服从,法律讲究的是规则,不一样。大刚能任什么职务那要看他适合干什么,政法委书记可是一个很有实力的部门,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部门,大刚刚下来最好还任一些难度相对小一些的部门为好。

冯大刚对自己任职务无所谓,反正是提拔为副省级干部了,就对秦封说我一切听从组织安排,我心中的组织就是秦封。李华涛听完哈哈大笑,秦封却正色道,你们千万不要这么说,个人永远代替不了组织,我只想帮同学们也是出于工作上的考虑,为党推荐人才,并非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生之人路仕途】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一章 同学之谊〗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99/199042/23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