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七月流火(4/4)

要代表之一。从三个挑担的小贩随清军远征开始,靠着诚信创下了大盛魁最原始的基业,开始了大盛魁三百年辉煌的商业传奇。大盛魁人员极盛时超万人,骆驼2万峰,经营遍及内外蒙。俄罗斯、东欧及国内华北华南,时人有“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魁”之语。其资本十分雄厚,拥有八十二家分庄。资产一亿两以上的白银,完全可以用五十两的白银从北京铺到外蒙古库伦两个来回,几乎垄断了内外蒙古草原上的所有生意。

张天宇面前的这位老者就是大盛魁的现在掌柜段履庄。

段履庄,字敬斋,少时读过几年私塾,十几岁,父亲因病去逝,只能和母亲种地为生,勉强糊口度日。年近而立之年的段履庄毅然决定弃农从商,加入大盛魁,他精明强干,刻苦勤奋、自强不息,在大掌柜的指拨和提携之下,十多年间,段履庄就胜任炙手可热的大盛魁大掌柜。民国八年(1919),西北筹边使总司令徐树铮收复外蒙古,段履庄以绥远商会会长的身份,指挥旅蒙商为徐树铮提供全部的军需给养,被徐树铮委以高级顾问,并随同徐树铮一起经历了收复外蒙古的全过程。段履庄以民族大义为重,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天宇身为商人,早就听说过大盛魁的传奇和段履庄的爱国精神,能够重生与昔日的偶像见面,这种喜悦自然是火凤凰难以理解的。

“张总,我听说张家口军政府现在财政有了困难,大盛魁随不如往昔,但筹集部分银子还是不在话下的。老朽斗胆做主,筹集了八十万银元,购买张总发行的抗日抗苏债卷,请张总不要嫌少拒绝才是。”

听到这句话,张天宇不由得起身,向段履庄深深鞠了一躬。“段老掌柜子,你的高风亮节令张天宇佩服不已。张天宇代表张家口几百万百姓,几十万军人感谢你的慷慨解囊。”

因为难民的大量涌入,张家口财政赤字达到了顶峰,有了大盛魁这笔资金的注入,张家口军政府还能度过这一难关,可以说,着八十万银元,足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张总不必客气,大盛魁虽不比往昔,但是,爱国之心不分先后,张总带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才换来了千万黎民的安宁,国土的完整。这种牺牲精神,岂是银钱能够解决的。”

由于外蒙独立,无数的牛羊马匹留在了外蒙古,大盛魁的商路几乎被堵死了,这时候的大盛魁可以说已经没落了。但真应了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没落期间,大盛魁还能筹集到这么一大批资金,压在张天宇的张家口军政府身上,可见这个商人极具政治头脑,也充满了爱国的激情。

段履庄不知道,正是他这番大胆的壮举,不仅挽救了张家口濒临倒闭的财政,而且也挽救了他和大盛魁的未来。由于与张天宇携手,大盛魁接管了内蒙和新疆的业务,也在张天宇的帮助下,逐步走上了实业的道路,免除了历史上衰败后惨淡出局的命运。不得不说,这次冒着巨大风险购买债卷,是他们日后共赢的第一步。
本章已完成!请记住【抗日之东北崛起】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七章七月流火〗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96/196525/237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