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3/4)

组织调整的同时,还提出了“苦练一个月,保证打胜仗”的口号,在全军开展声势浩大的练兵运动。当时部队驻地分散,备团相距数百里,他风尘仆仆,往返巡视于各部队,检查督促训练情况。

到了一九四七年的一月到四月的时间,东北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而东北军区的炮兵经过了朱瑞的在前一段整顿训练之后,效果非常的明显,广大的炮兵的指战员都是跃跃yu试,纷纷要求参战,,就在这几次的战役中,东北军区的炮兵前后共有多个连队参加了这次战役。战后,朱瑞为了总结实战经验,朱瑞亲自到地方指挥作战。在战役结束后,朱瑞也立即的在双城召开第一次炮兵会议,对炮兵一年来的建设和作战经验进行总结。他在总结报告中,根据我军的历史环境、作战特点,结合靠山屯、焦家岭、城子街、德惠等战斗与广大指战员的实践和自己的体会,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于我军当时战况的战术原则,如集中使用火力,快、准、猛、攻坚作战,步炮协同以直接瞄准、抵近she击等。

朱瑞总结出来的这些战术原则,对大大提高了我军炮兵的作战能力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一九四七的年夏季攻势中,东北军区的部队在炮兵的有力配合下,横扫拉(法)吉(林),攻占梅河口,进取昌图,包围四平,歼敌八万余人,收复县城四十多座,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场的形势。一九四八年四月,朱瑞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二次炮兵会议上,朱瑞同志根据东北军区的炮兵在一九四七年夏、秋、冬三季攻势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上述原则,从而使我军炮兵的战斗技术水平和指挥能力进入了一个逐步成熟的发展阶段,由原来只能配合步兵攻克敌人一个师设防的中等城市,发展到能支援步兵一举攻克十几个师多兵种合成防守的大城市,其中有些战术原则,直到今天在我军的炮兵建设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在一九四七年之后,随着战争的发展,前后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出。为保证战争需要,他亲自到后方主持后勤工作。在他的正确领导和广大指战员的努力下,先后组建了追击炮团、战车团、高炮团等五个团,到一九四八年八月,东北我军已有各种火炮四千七百余门,在装备上已占优势,为即将到来的辽沈战役作了充分准备。在这个事情上面,朱瑞立下了的不可磨灭的功劳啊一九四八年七月,朱瑞同志参加军区关于发动辽沈战役的准备工作。军区领导决定要他留在哈尔滨主持后方工作,但他坚决要求上前线。九月十二ri,我军包围了义县。义县是锦州北面的屏障,一旦被我攻克,锦州就陷入孤立无援。但义县城墙高大,敌人以城墙为依托,沿城墙四周构筑碉堡、地堡和外围小据点,还设了许多障碍,地面上遍布地雷。城内驻有国民党暂编二十师及地方武装十二万多人。指挥设防这样坚固的攻坚战,这在我军还是第一次。为了打好这一仗,炮兵在进入阵地前,朱瑞同志带着负责主攻任务的几个团长到前沿察看阵地。由于距离敌人的据点近,他们走到哪里,敌人的炮弹就尾随到哪里,大家都为司令员的安全捏着一把汗,而他却一路谈笑风生,边察看,边指点部署。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ri的时候,东北军区的炮兵第一团、第二团和第三团团与其他纵队配合,包围了义县。义县城墙高大。敌人以城垣为依托,沿城墙四周构筑碉堡,地面上遍布地雷,外围还设了许多障碍,城内驻有装备最新式武器的国民党一个整编师。

义县是锦州的门户,要想攻下锦州,必须首先夺取义县。朱瑞下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同时他将这次炮火攻击义县作为攻锦作战的一次预演。”轰”、“轰”随着几声炮响,敌人的一些重要火力点顷刻之间被摧毁。靠近城门(南门)右侧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豁口子,城墙其他各处霎时也变成颓垣断壁。我炮兵部队小试牛刀,便初有成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生之黄埔卧底】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四十五章〗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9/19920/70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