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3/8)
民众抗日同盟军,一时间得到了八方响应并且声势浩大。蒋介石面对这纷杂的形势,十分忧虑冯yu祥会就此坐大,并担心抗日同盟军的活动会失去控制,打luan他对日妥协的棋局。为此,蒋介石命令何应钦要不惜一切手段,迅速予以瓦解。对蒋介石的意图冯yu祥也有所察觉,为了给哈察尔抗日同盟军争取更多的地盘,冯yu祥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国民党第四十一军军长孙殿英。此时,孙殿英控制的地盘刚好与抗日同盟军的区域相会接壤。冯yu祥为了争取孙殿英合作抗击日本军队,多次派人与孙殿英接洽。因为在这之前,孙殿英曾奉张学良之命率四十一军在热河赤峰,阻击日军进攻达七天七夜。接着在猴头沟门,又与日本军队激战了十多天。尽管最后以四十一军撤退而告终,可孙殿英赢得了他一生中惟有的一次光彩。所以冯yu祥觉得只要工作得当,此时的孙殿英是可以争取的。
何应钦得到此消息后,立即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派戴笠和刘健群去天津做孙殿英的工作,以阻挠冯yu祥和孙殿英联合。刘健群祖籍为江西吉安,祖上早年移居贵州遵义,他曾是何应钦任南昌行营主任时的行营秘书。因刘健群能说会道,并在法西斯理论方面有一套,被何应钦引为亲信。后由于写了《我对党的一点意见》,又被蒋介石引为知己。蒋介石曾赞扬刘健群在法西斯理论方面的见识,要比黄埔系的进步十年。为此,蒋介石和何应钦想利用刘健群能言善辩的口才去说服孙殿英。
戴笠和刘健群到天津已是五月的天气了,但天津还是有些冷。
孙殿英的下榻处在天津的租界内,戴笠和刘健群在租界里费了好些功夫才与孙殿英见上面。因为刘健群在蒋介石和何应钦面前都是红人,所以戴笠此次行事全以刘健群为主。刘健群也当仁不让,与孙殿英见面后就论起了理论。他开口闭口不外是“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共”、“绝对拥护一个党和一个领袖”、“实现三民主义必须坚决主张领袖**”等等一套理论,而这些孙殿英听的是云里雾里,好半天还明白不过来。孙殿英本是个流氓军阀,因东陵盗宝而声名狼藉,他一生所奉行的哲学思想便是“有nai就是娘”。就此时的孙殿英来说,正处于左右两难的境地,如果靠向冯yu祥等人的抗日同盟军,万一抗日失败怎么办?他似乎觉得抗日是抗不得的。如果听从蒋介石和何应钦的命令去攻击抗日同盟军,那么刚由热河抗战中得来的名誉又要丧失彻底,孙殿英觉得抗日同盟军也是打不得的。
虽然,孙殿英在戴笠和刘健群面前显得左右为难,其实此刻在他心里头什么抗日不抗日、是拥蒋介石还是联合冯yu祥都不是主要的。孙殿英盘算的是在蒋介石和冯yu祥之间,谁能成为自己稳当的靠山,以保住由热河抗战中得来的荣誉和所形成的实力,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而刘健群虽然能言善辩,但毕竟书生气太重,揣摩不了像孙殿英这种人的心理。尽管刘健群把自己的理论发挥的淋漓尽致,但使孙殿英的内心产生了极度的不痛快。不过,孙殿英还是给了戴笠和刘健群的面子,以有要事在身不能久留客人而礼貌地要人送客。孙殿英这么一说,刘健群泄气了,他茫然地站在屋子里不知所措。而此时的戴笠要比刘健群老练的多,虽然在整个过程中戴笠没说什么话,但他的两眼几乎没有离开过孙殿英的脸。戴笠心里清楚,对孙殿英这样的人讲大话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他感觉到有利可图。此外,戴笠还从孙殿英的表情里感觉到,孙殿英对他和刘健群的地位并不看重。
当戴笠与刘健群走出孙殿英的住处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刘健群。刘健群听后不以为然,他认为主要是孙殿英对他的思想还没有认识。戴笠瞥了眼刘健群后沉默了,心想,如果下次再与刘健群来也许孙殿英连面都不愿见了。为此,当蒋介石要戴笠再次去天津做孙殿英工作时,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生之黄埔卧底】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一十二章〗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9/19920/48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