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军事演习(1/2)

1924年十一月十三日,黄埔岛。

自从上次接受部分孙兴华父亲孙世宇赞助的武器之后,黄埔教导团再次进行了编组,加强了每营的火炮以及机枪装备。为了加强黄埔教导团的作战能力,蒋校特意与何应钦团,孙兴华副团商议之后,再次制定了黄埔教导团的编制问题。

黄埔教导团下辖三个步兵营,营部直属两门法师37mm步兵炮(孙世宇援助),两挺俄制马克沁重机枪,每连拥有一个机枪班(一挺俄制马克沁重机枪,一挺麦得森轻机枪),而教导团直属的机枪连,则是拥有四挺麦得森轻机枪,四挺俄制马克沁重击,并且提前成立了炮兵营,装备八门俄国76.2mm火炮,四门美国120mm野炮,以蔡忠笏为营,陈诚为炮兵营第一连连,蔡忠笏兼第二连连,罗卓英为第三连连。

而孙兴华从中得到的好处,就是成立了一个手枪队,由孙兴华兼任队,下辖一个冲锋枪排(24支汤姆逊冲锋枪)一个手枪排(短枪各24支)。

这支部队拥有自动武器,虽然名为手枪队,实际上面是当作奋勇队使用的,蒋校本来是无意让孙兴华兼任队的,因为所谓的奋勇队就是敢死队,蒋校组建手枪队,完全是为了为以后苦战做准备的。但是鉴于孙兴华几次苦苦哀求,蒋校最终还是答应了孙兴华,不过为孙兴华设置了一个副队,打算挑选一位一期生来担任,负责手枪队的工作。

“辅国,都准备好了吗?”何应钦站在黄埔岛的码头上面,看着一旁的孙兴华说。

“都准备好了,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孙兴华急忙回答了一句。

何应钦点了点头,目光看着远处的江面。

天气晴朗,轻微微。孙总理携北上随行人员宋庆龄、汪精卫、戴季陶等途经黄埔时再次登岛作短暂视察。当“永丰”号炮舰在黄埔水面一出现,蒋介石全副武装,腰挎军刀,立即驾一艘小汽艇飞驶至江心迎接并作前导,然后与“永丰”号一同停靠在军校的大码头上。

码头上面,并排站立着黄埔军校的几位主要官廖仲恺、周主任、王伯龄、何应钦、孙兴华邓演达及苏联政治总顾问鲍罗廷。全校师生,一律着装整齐,戴大盖帽、雪白的手套、持枪肃立于码头至军校大门口的通道两旁,向孙总理致持枪礼。

孙总理则是挥舞着帽子,向黄埔师生致意。

“军校情况怎么样了。”走进黄埔军校,孙总理看着一旁的蒋校说。

蒋校立即回答道:“第一期生经半年紧张的习、训练,近日即将毕业。第二期按计划考取490名,也已入校。一期生毕业后,除根据各方强烈请求,分配往农动讲习所并韶关前线各军少部分外,作为骨干均留校以组建本党革命军。”

孙总理接连点头,显然对这样的成绩十分的满足。

到了下午四点的时候,孙总理开始观看黄埔生部队的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由何应钦,孙兴华负责,何应钦指挥黄埔教导团三营,据守在黄埔岛对岸的鱼珠炮台一带,孙兴华则是负责带领一二期的生们,负责攻击这里。

为了公平起见,除了手枪队外,校本部还加强了孙兴华两门37mm步兵炮,两挺俄制重机枪。

千余名生分乘数十艘木船以及竹筏,冒着“敌”方射来的密集枪弹,一个个奋不顾身,船抵对岸,纷纷跳入齐腰深的江中,大喊着向岸上的“敌”方阵地冲去。

“为了主义,前进!”冲在最前面的第一期一队蒋先云、董钊、徐向前、宋希濂等以无可阻挡的英勇之势,率先突入了“敌”方阵地,将一面鲜红的国民军军旗,高高地插到鱼珠炮台上。

“快,迂回拦住他们。”孙兴华看着教导团三营王俊带着部队迅速的撤退了,急忙下达了命令。

手枪队配合生第三队,迅速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党军荣誉】最新更新章节〖第013章:军事演习〗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87/1878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