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密告李敷(1/2)
相州刺史李欣为政清简,明于折狱,奸盗止息,百姓称之。当时的相州号称有百万人口,是北魏几十个州府里最为富庶的。
李欣颇有才能,得到李奕兄长、中书监李敷的赏识,提拨李欣任相州刺史。李欣初上任,倒也兢兢业业,为官清正。然而北魏当时百官还没有实行俸禄制,官员的生计不是靠祖上余荫有大量家产或田地,就是靠战功而得。北魏文武百官,经常带兵出征侵犯南朝刘宋,每每攻城掠地,所到之处,尽皆抢掠钱财和田地。报于朝廷后,朝廷收归部分,另有一部分则作为赏赐给有功之臣。
只是李欣为相州刺史时,由于相州不与南朝刘宋接壤,根本没有机会出征掠夺财产。李欣因而虽为封疆大吏,生活却实在清苦得很。
眼见他的属下好多过着富足的生活,李欣的心态渐渐不淡定了。他开始利用手中的职权,接受贿赂,提拨贿赂他的人做地方官。
当时有许多人看不惯李欣开始越来越疯狂地敛财,把这事写成奏折向朝廷揭发。奏折到了中书省,李敷发现后全都扣押了下来。李敷惜李欣之才,欲给其机会改过。他一方面发书信给李欣,提醒他注意廉洁自身,另一方面对中书省其他同事说道:“李欣所贪之才并不算太多,大家就放他一马,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这李敷虽然是因为冯太后宠信李奕,而破例提拨李敷成为中书监的,然后李敷也的确是个人才,在中书监的位置上干得有声有色。可怜他只因惜才,却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中书侍郎拓跋明,贵为皇族至亲,做了好多年中书侍郎,本以为老中书监告老返乡之后,这中书监位置非他莫属,然而,只因冯太后宠信李奕,破格提拨了李奕胞兄李敷做了中书监。拓跋明的希望一下子破灭了,他耿耿于怀,然后因为这是冯太后亲封,他亦无可奈何,只得忍气吞手在李敷手下效劳。
在冯太后铲除了乙浑,两年之后真正还权于献文帝后,中书侍郎拓跋明觉得机会来了。他敏锐地觉察到了,献文帝拓跋弘胸有大志,好大喜功,急于在皇帝任上干出一番丰功伟绩,不愿活在冯太后的光芒之下。
献文帝开始抑止了一年后,正式亲政的第二年开始悄悄有了动作。他总喜欢找冯太后信任的大臣岔子,然后把他们或免官或降职,腾出位置安排那些对冯太后不满的大臣。
中书侍郎拓跋明觉得时机成熟,李敷为太后亲自钦点的官员,如今他居然扣压举报相州刺史李欣的奏折,已经犯了包庇之罪。拓跋明认为,如果把这事秘密奏知献文帝,献文帝必然大喜,追究李敷之责,从而能重用自己。
中书侍郎拓跋明暗中向献文帝作了秘密奏报,果然如他所想,献文帝得报大喜。然后就在他幻想着能得到中书侍郎的位置时,献文帝却没能如他所愿。献文帝反而厉声斥责拓跋明,禁止他把这件事在外面乱说。
拓跋明心中惶恐,不知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惴惴而退。献文帝待中书侍郎拓跋明退下后,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处理这件事。
如果是冯太后亲自任命的其他大臣,献文帝早就按照他的惯例,把那人撤职问罪,并让揭发的大臣顶上他的位置了。但李敷不同,献文帝决定用李敷大做文章,达到他心中一直梦想实现的目标。
李敷为中书监,能力出众,政绩斐然,几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献文帝亲政后,早就想把李敷换掉,只是惧太后权势,又苦于抓不住李敷的把柄,所以强忍在心一直没有发作。
如今李敷果然犯事,按理说献文帝心中之喜可想而知,他立即能把李敷问罪。但献文帝毕竟也是深明韬略之人,他深知,以李敷之功,犯了包庇相州刺史李欣贪污的过错,根本无法对李敷大问其罪,最多也只能是降级使用。
只因为李敷为冯太后情人李奕的兄长,献文帝忽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权倾天下:千古一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 密告李敷〗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73/17337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