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初试弓箭(2/3)

招手,便有家丁取来了弓箭。

接过弓箭,只觉得弓入手轻重适中,线条流畅。箭却是一枝三棱透甲箭,箭头两寸长左右,箭杆长两尺,光滑且重量均匀,箭羽我还看不出是什么羽毛制成。虽然这是我是第一次手握古代的弓箭,但一入手便有张弓瞄准的欲望,于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知道我没有射过箭,沈澈便解释道:“射乃六艺之一,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指的便是射箭。”

“哦。”我恍然大悟。六艺在高中的语文课本里就有学过,只是一时没有和现实联系起来。也难怪在知道我不会射箭后沈澈会这么吃惊,原来这时代的读书人都有学射箭的。既然射是射箭,那御就是骑马了,难道宋朝的读书人都会骑马、射箭吗?那为什么宋朝的军力还这么弱呢?

正当我胡思乱想之际,却见沈澈随手射出一箭,只射中靶边,同时口中呤道:“君子无所闻,必也射乎。”

“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史开山也是一箭,却是瞄也未瞄,结果连靶都没沾上。

看着两位仁兄的“枪法”我不禁奇怪,这也叫射箭吗?

“子恒兄,到你了。”史开山转身道。

“啊……”我明白了,文人的射箭,名为射箭其实是呤诗,就像喝酒吟诗一样,其意不在酒。我哭笑不得,射箭是这样,那骑马又是怎么呢?在我脑海里闪过一幅画面——风景如画的高山平原,朝阳遍洒点点金光,一群家丁牵着一群装饰华丽的高头大马,每匹马上都坐着一位手拿折扇的书生,摇头晃脑地呤诗作对……

“子恒兄!”史开山打断了我的联想。

“哦,到我了吗?”我心中直泛苦水,又要作诗了,这不是存心为难我嘛,堂堂一个特种兵却到宋朝来作诗。正当我绞尽脑汁苦想之际,突然看到了手中的弓,一句词便闪入脑海,我脱口而出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也有样学样,一箭射出,与沈澈差不多,射中靶边。

史、沈二人一怔,我所吟的却是他们从未听过的词。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继续道。接着又是一箭,这箭好些,离靶心近了点。

“好词!”史、沈二个齐声赞道。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沈澈动容地道:“子恒兄好大的气魄。”

“子恒兄所说的成吉思汗可是蒙古的皇帝吗?只识弯弓射大雕,呵呵,对成吉思汗这蛮人倒也十分贴切。”史开山道。

“史兄可千万别小看了成吉思汗,这成吉思汗智勇双全,手下蒙古骑兵来去如飞,悍勇善战,连金国也不是他的对手。大宋应及早防范才是。”

“嘿,不过是蛮夷罢了,子恒兄不也说了,蛮夷只懂得弯弓射大雕么?更何况,成吉思汗已死了。”沈澈对此颇不以为然地道。

“什么?成吉思汗已经死了吗?”我吃惊地问道。(成吉思汗于1227年在军中病死,主角不记得成吉思汗是哪年病死的。)

“是啊,已经死了两年多了。”史开山道:“子恒兄长年居于小岛之上,消息不怎么灵通吧!”

“哦,是啊,是不怎么灵通,那窝阔台即位了吧?”我问道。

“是窝阔台即位的吗?”史开山疑惑地道。

沈澈却是身躯一震,吃惊地望着我道:“子恒兄是如何得知窝阔台即位?”

看着沈澈惊疑的表情,我暗自后悔问出了那句话,只苦于覆水难收。忙胡扯道:“我所住的小岛上经常有蒙古商人来往,我常听他们说起蒙古三王子窝阔台最是历害,所以猜是窝阔台即位的。”

沈澈将信将疑地说道:“原来如此,正如子恒兄所猜,窝阔台于去年八月继位。我也是刚得到消息,还没来得及上报朝廷。本来以为此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宋之神箭无敌】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 初试弓箭〗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61/161314/2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