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三十六章 下水(2/2)
木客一阵紧过一阵的欢呼声,由林白木亲自监造的车船终于顺利下水了。
“小人将此船称作海鳅船。 ”林白木指着刚滑入水中地车船说道。
“这名字倒也贴切。 ”我点了点头,那艘由千余名木客分为三批,日夜不停地赶工,终于在十四天的时间内制作完成的车船,此时正停泊在水中悠闲地随波荡漾着。 它的总体结构与样式和原车船相差不大,依然是尖底尖头,只是排水量却还不及原车船三分之一。 五对一人高的车轮和间在其中的炮口,让林白木又不得不加长了船身。 这使它看起来颇像一只浮于水面的泥鳅。
“此船长十七丈。 宽二丈八尺,高三丈。 可容火炮十门。 ”林白木向我介绍道:“左舷、右舷各有炮四门,分别位于车轮之间。 船尾两门,由于其首尖,是以船首无炮。 此船只需一百余名水军,便可操控自如了。 ”
“只需一百余人?”闻言我奇道:“为何会相差如此之大?据郑言所知,原车船至少需五百水军方可作战,若再加上弓箭手,一艘车船便需搭载千余人了。 ”
“这便是火炮的好处了。 ”林白木笑道:“置使大人也许从未参加过水战吧!车船需五百水军操作,盖因车船上地四辆抛石车便需三百余人了。 再加上原车船上众多的车轮,比若‘扬州载’便是二十四车,‘大德山’甚至是三十二车,是以一艘车船需五百余人操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如今这艘‘海鳅船’只有十车,且一门火炮只需六人操作,不似抛石车般需近百人,是以才会相差如此之大。 ”
“原来如此。 ”闻言我点了点,到了此时我终于发现一点这时代的火炮优于抛石车之处了。 即便是我新研制的抛石车只需八人,与火炮的六人相差不多,但由于其是用重物进行抛射的,所以也远重于火炮。 而这些重量若是在守城或是陆地上也许并不算什么,但若是在船上,便得斤斤计较了。
“然则其速度如何?”我皱着眉头看着那均匀地分布在海鳅船两侧地车轮,疑惑地问道:“公子将二十四个车轮一下便减至十个,此船能驶得快吗?”
“此点大人无需当心。 ”林白木笑道:“由于此船所需的人手少,且船体也缩小过半,是以虽是减小了十余个车轮,速度较之原来的车船也有过之无不及。 大人倘若不信,只需一试便知。 ”
本章已完成!请记住【大宋之神箭无敌】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三十六章 下水〗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61/161314/20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