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制(3/5)

去四川巨额财政收入。在暂时的停滞后,蒙军深入成都,直扑重庆,被南宋名将孟珙率领军队击败。此时宋理宗需要孟珙镇守襄樊重镇,就十分认真地物色另外一个人物防守四川。经过仔细考虑,理宗破格提拔一个很能干的人物余玠。他利用复杂的地形,采用了高超的堡垒战术,使得四川防守不但相互呼应,而且还以不间断地生产。在稳固防守的基础上,他一步步逼近蒙军,用了大约十年时间,一点一点地把四川平原收复回来,还对汉中地区采取了攻势。是余玠居功自傲,使得理宗厌恶他,就撤了他的职,让平庸的尹余晦代替他,余玠听到消息,忧郁而死。由于余玠在四川防守固若金汤,蒙哥决定首先采用蒙古惯用的迂回包抄的故伎,派弟弟忽必烈率五万人二十万匹马绕道南下,征服大理,企图在大理亡国后用其做跳板,在背后攻击南宋。是此战略并不成功。蒙哥方向军力浩大,席卷了整个四川平原,最后围歼长江流域的堡垒。是四川军民英勇不屈,余玠的副手王坚指挥军民坚守合州,誓死不降,蒙哥下令强攻,结果在指挥的时候,被抛石机抛来的乱石砸伤,不久死亡,其大将汪世显也丧生。蒙哥死后,其亲属纷纷回蒙古争夺汗位。忽必烈因害怕汗位被夺,正要回师,刚好贾似道前来求和,希望划长江为界,正中忽必烈下怀,双方签订和约。此时,旭列兀血洗了巴格达和伊拉克地区,大肆杀掠,破坏两河流域水利系统,正在进攻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几乎已经完全征服阿拉伯。是他为争汗位,把主力撤兵回蒙古,只留下少量军队在西亚,结果在埃及的残部被马木留客击败。所谓蒙古军第一次被击败的原因,是实际上是保卫钓鱼城战役胜利造成的。不幸的命运却被推在了中国人民的身上。理宗的大舅子贾似道防守长江流域,此人的专长是陷害同事以获得权力,这次蒙古撤军,他竟然虚报战功,隐瞒自己求和真相,谎说是蒙古撤军,因为自己的指挥有方,击败了蒙古军队,结果理宗大喜,把所有的权利都交给了贾似道。贾似道趁机迫害几乎是所有在抗蒙战争中立功的将领,把他们撤职、查办,甚至杀害。

忽必烈在蒙古境外宣布自己被推选成汗,使得蒙古分裂成为两个政权。经过大约十年内战,忽必烈利用汉地物质资源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忽必烈利用儒家,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采用这种欺骗性的手段收买汉奸为其效劳,那么蒙古征服中国的野心就会失败。而当时儒家所关心的是儒术是否被尊崇,而不是谁来统治这个国家。

本来蒙古人进攻南宋的困难是因为南宋被一个水网保护层围住,他们的骑兵不能绕到后方抢劫,破坏后勤。刘整投奔蒙古人后,被委以重任。他制定了一个在长江流域建立水军,抢先修筑堡垒的计划,被忽必烈采纳,并让他指挥完成。刘整用堡垒封锁了襄阳的水路后勤补给线,造成襄阳几年后失守,水网被打开缺口,蒙古人就以用骑兵长驱直入。而南宋经济被四十多年的战争拖垮,在奸臣贾似道的统治下没有士气、无心恋战,被蒙古攻克。蒙古人用两年时间轻易通过那些南宋其它地区,攻克了临安,宋皇后下令投降。以说,南宋的灭亡是亡在贾似道的手里。

临安政权投降后,抵抗蒙古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在蒙军在江南节节胜利的时候,消息闭塞的四川却在王坚的副将张钰的指挥下,逐渐收复四川的领土。蒙军重兵围剿,互有胜负。刘整虽招降几个城市,也未使得四川军民屈服。最后是投降的皇后和宋幼帝的手谕,才使得绝大多数守军气馁投降。张钰誓死不祥,在合州战斗中牺牲。

与此同时,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也试图在广东沿海组织新的南宋政权。公元1279年,忽必烈派张弘范率重兵征讨广东,消灭了南宋在广东的数十万军队,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南宋彻底灭亡,一段世界上最伟大的中国文明也随之灭亡了。

由于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清明上河图】最新更新章节〖宋朝军制〗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58/158112/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