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太后家出招(2/6)
只会卷袖子上阵!上一回就是他掺和,抬举了许多土鳖,他有前科,并不是不好话人。这笔买卖是有做成可能,如果池脩之支持把徐氏弄进名门行列,徐氏也支持池家重回世家圈子。而且,徐氏负责找重订《氏族志》理由。
当然,头一件事还是要把池脩之给弄回来。池脩之如果人在司州,还订个见了鬼《氏族志》!
同时,还要有一个引子,不然这上一本《氏族志》刚刚订完十来年,萧令先死后朝局动荡,为安抚上下都没有大动作,现在忽然要修订,人家没理由同意啊!恰好,这引子来了。
起来自从萧令先“殉难”之后,也过了有五年了,一些蜇伏人也有些活跃了。比如所谓名门沈氏,当时是吃了大亏家族,跌得极惨。但是,世家不但世卿世禄,还世婚!许多同时看着沈氏倒霉家族这会儿又想起这门亲戚来了,不定是沈家孩子舅舅/岳父/表叔/连襟……总之,一看风声过去了,就会想办法帮某些自己亲戚复出。官职可能不太好——沈氏本枝被打击得没人了,旁枝原本官位就不高,按照门当户对原则,亲戚官位也不会太高,推荐出来位置也不会太好——但毕竟是重新出仕了。
这是个好借口!乱臣贼子还要做官吗?沈氏有什么好?名门吗?上一回微调太便宜他们了,要重新改订才好!
杞国公鼓动人准备一份慷慨激昂奏折,这才向妻女透露了想法。徐莹还有疑虑:“池司州会答应吗?”
“他亲自除名,难道对祖宗没有愧疚吗?男人想法不懂!他当时是不得不这样做,不然也换不来这许多实惠。他要实惠做什么?为还不是家族复兴?眼下大好时机,池脩之能经得住这样诱惑吗?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修纂事可不是总能碰得到!”
杞国公这样也是有把握,因为池脩之是个现实主义者:“当初他做中书舍人,为老圣人草诏,得了多少骂名,他偏做了,老圣人、先帝对他青眼有加!如今他实惠也拿得差不多了,只剩熬资历了,回了京,他也年过三旬了,有那样一个岳父,又有那样一个妻子,六部尚书、特进、侍中,他都做得了,要不十年,又是一个宰相。他祖宗丢掉东西,他只差一个姓氏就全拿回来了,,他做不做?”
徐莹眼神迷茫:“他与世家关系不好也不坏,干嘛要为咱们得罪人呢?”郑七帮过她,她还能有五分信,池脩之她就没啥接触,并不信。
杞国公道:“人只要有所求,就会有弱点,有时候就会把理智放一边。就会想赌一把!当初他名声好得很,谁想到他会奉诏拟旨呢?”
杞国公把池脩之人品贬而又贬,徐莹终于相信,还叹了一句:“郑七那么机灵一个人,遇上这么个丈夫,可惜了。”
杞国公:“……”
徐莹有了杞国公盘算,又听杞国公,到时候会拉上许多土鳖一直鼓噪,把氏族志掀个底儿掉,也来了精神。便用杞国公主意:“此事须过政事堂,郑靖业或许不会同意,然而韩国夫人与丈夫分离许久,又不见有贰心,必是会思念。只要她想池脩之回来,就会想办法去,她去磨郑靖业,比咱们管用!这叫双管齐下。”
于是便有了这一次对话。
郑琰自然是想念池脩之,一年二年,每年只能在家里呆两个月,生日都做不了,要不是对着他画像,孩子们都快不认为爹了。司州地处北方,夏天还算凉快,冬天却是苦寒。双鹰王吃了大亏,却不保证没有股骚扰,那里还流行过疫病……
怎能不挂心?
然而她是知道池脩之职业规划,总要在外地混够了资历再回吧?眼见司州一切刚刚走上正轨,就好比是种子种了下去,田间管理也差不多了,只差等到秋天验收成果。突然有人:“走吧。”卧槽!这不坑爹呢吗?这么干都是政敌!
徐莹见她不答,努力游:“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奸臣之女】最新更新章节〖234太后家出招〗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4/14387/234_2.html